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六祖坛经.白话注解 (四)
2011-06-09 17:10:24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 】 浏览:8381次 评论:0

般若品第二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陞坐,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1。』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2,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3。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4。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5,吾为汝说:


1.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总而言之,就是要以清净心念诵「摩诃(大)般若(妙智慧)波罗蜜多」,你有这个能力你就可以解脱生死,恢复佛性、成就佛道。(详附注一)


2.菩提般若之智-修般若证菩提的智慧。(详附注二)


3.示导见性-开示引导才能现本性(要现本性就要靠般若)。


4.当知愚人…有愚有智-应当要知道愚人、智人佛性本来就没有差别,只是因为迷、悟不同而已;迷就是愚痴的人,悟就是有智慧的人,所以会分有愚痴、有智慧的人。


5.志心谛听-专心仔细倾听。


附注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要以大智慧去解脱生死。惠能大师称他的法门为「波罗蜜多」法门。佛教有「宗、门」两种不同的修行方法,「宗」就是「禅宗」;「门」就是教门,有密宗、净土宗、唯识宗…等都是属于教门。禅宗是不靠文字、经典来教导,他们是「以心传心」的印心方式,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门是有教导的方法与次第,依据经典教你一步一步怎麽做,就如神秀大师的教法一样。


「宗」教就是指禅宗,他们不重视有相的修行方法,主要是要开悟。所以在他们的法门里面看不到用佛菩萨的方法,一切自度,自己开悟自己、度自己,而「教门」大部分都是有他力(佛力)相助,两者不一样。
那麽禅宗与小乘有什麽不同?禅宗是自度但不是不管别人,一个禅宗的成就者,他开悟以后还会教导别人怎麽自度,小乘是自度但不管别人。又禅宗与一般大乘显教不一样的是:大乘显教的菩萨有了成就之后,除了教你怎麽开悟见性以外,还会帮你消业障、解因果、加持你…等做很多事,这是大乘显教教门的作法。禅宗不做这些事,他们叫你业障自己消,因果自己度。所以禅宗是类似尊者,也是属于大乘,因为他以空法在教别人怎麽开悟。此为禅宗、小乘、大乘显教的基本差异。


「般若」就是怎样能够解脱、怎样能够成就佛道的大智慧,所以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要知道佛法的「真实法」是不可言说,例如众生原来是什麽?宇宙有没有开始?宇宙的大小?你问本师佛这些问题他都不答,众生因为有无明、有意识心,所以才认为宇宙有空间、有大小、有方向、人有寿命、时间…等等,这些观念不是宇宙原本即有,是人类才有的意识心,其实是人的妄想,在佛看来根本没有这些认知。你问说宇宙有没有开头,本师佛无法跟你讲,因为本来就没有开头、不开头这件事,也没有大小的问题,只是自心的一种妄想;就算本师佛回答你,你也不了解,所以你去问这些问题就没有答桉,如果你是佛,就知道宇宙的状况。


以逻辑来解释「般若」,当然不是真正的实情,只是以人能了解的境界、人的想法来解说,让你了解开头、起源是什麽意思,但不是佛的境界。


「妄相」不是空无,不像虚空什麽都没有。妄相是因为众生有无明,就像眼睛有病,因错觉而看到虚妄的事物,类似如此。此佛教比喻为「虚妄有」,意思是虽然有但不真实,就像梦境,佛教对世间的现象都是以虚妄有来解读。虚妄有的原因是因为有无明,但无明无因,你问我为什麽戴红色眼镜?没有道理,无明是最根本的源头,不能再解释「为什麽」,以逻辑来讲,宇宙最源头的生命我们称为「理佛」,就是道理的佛,具有佛的性质,也有佛的能力,能做各种事情;但有一个问题就是会戴上有色眼镜(因为无明的关係)而成为众生,而佛就是佛,不会再成为众生。


「般若」就是怎样把红色眼镜拿掉的智慧,般若是一种方法,要靠修行得来,「修般若证菩提」即是此意。修「怎样把红色眼镜拿掉」的方法就是修般若,也就是怎样把无明去掉,恢复原来的佛性。禅宗明心见(现)性,就是在做这件事情。


摩诃是大的意思,「摩诃般若」就是修「怎样把红色眼镜拿掉」的方法,其能力还是来自原来的能力,只是因为无明而不见了,亦即拿掉眼镜不是靠别人来拿,而是靠自己来拿,所以才叫「摩诃般若」。


附注二:「菩提般若之智」菩提就是觉悟(参考行由品第一之「无上菩提」);有(一)凡夫的菩提-起心修行,发菩提心。(二)菩萨的菩提-证到后得智。(三)佛的菩提-破无明证到根本智,得三身四智,即无上正等正觉。


「般若」对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修行方法,但体性不二。有人解释般若为无比的妙智慧,也就是体悟空性的智慧。有三种:


(一) 实相般若


就是般若的体性。例如拿掉眼镜的能力及智慧,要「我」自己去拿,我就是原来即有的体性,也就是一般所讲的众生本具的空性、佛性。所以实相般若把它想成「我这个人」即是,因为如果没有「我这个人」,那怎麽去拿掉眼镜?


(二) 观照般若


观照般若是一种方法,就是利用观照「怎样把眼镜完全拿掉」的方法;如此才能够看到实相,这种般若称为观照般若。


(三) 方便般若


还未证到实相,刚起心念要把要眼镜拿掉,类似发菩提心的层次。后来有人加上文字般若。凡是起心成就菩提的方便方法皆是方便般若,例如用文字、音声、念佛、读经、写经…等等方便方法都是。


有的书解释般若为「无境不照」,它的意思是,世间的所有境界他都观照得很清楚;我觉得这个不太正确,「无境不照」已经到妙观察智的境界。般若不是这个意思,凡夫也有般若,像你起心看金刚经就已经是在修般若了。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1。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2,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3。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4,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5。何名『摩诃』6?『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7。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8。


1.世人终日…终无有益-一般世间的人整天嘴巴念着般若!般若!(这只是外求,例如看经书求智慧)但是不认识自性般若(自己本身有能力拿掉眼镜的智慧),就好像有人整天只讲「吃」,但没有实际去吃,终究不会饱一样。一般世间的人一天到晚只讲「空」,但不知道去修证,不认识什麽是自性空,那你永远也无法现性(自性是本来具有的,不是见不见的问题,而是要怎样让它重新现出来,心有见就一定无法见,自性不是能见、能说、能读的),如此终究没有好处。


2.心行-心里念念不忘,而且要依照那个方法去做。也就是要「深心」的意思,不能时念时忘。


3.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如魔术师变化东西的戏法,没有实际的功用。如露水、如电光一闪而逝,不能持久,虚幻不实,没有实际的好处。


4.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如果口念心行,则口在念的时候心里就会成就般若,心口就会互相呼应,获得般若。


5.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众生的本性就是佛(佛性、空性),因为无明(就好像戴上了有色眼镜)而成为众生,你想要成佛(在此指理佛,就是佛性、空性的意思,非修成佛),只要破掉无明(把有色眼镜拿掉)就可以了;不是到别的地方去寻找,离开自性根本就找不到别的佛(这里是指自己的佛性而言,并不是指本师佛、阿弥陀佛…等)。(详附注一)


6.摩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不是凡夫意识心所能到达、描绘、预测的境界。


7.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以摩诃般若(空慧)去观照诸佛国土(净土),就如同虚空一样,即不会着净土之相。


8.世人妙性…亦复如是-世人的体性本来是空(不是空无的空,是开悟见性所证悟的空、即佛性),空性的本身无有一法可得(非意识心的层次,故无有一法可得),自性(法身)真空,也是无有一法可得。(详附注二)


附注一:禅宗强调的就是「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这句话,也就是不能心外求佛。这里的佛是指理佛而言,不是修成佛;修成佛就是事佛,像本师佛、阿弥陀佛、药师佛那种才是事佛(真佛),神通广大,具有佛的十种不共法。事佛有身相,理佛没有相。为什麽称为「理」呢?像一贯道讲「理天」,道教也常讲「理」,以前大梵天外道称「梵我一如」,这些早期都只是讲「理」,它没有相。


梵天就是至高无上的意思,梵天那时候没有天神的意味,后来理的观念慢慢演进,就是大梵天神,天神就有「相」状。一贯道讲「理天」,理天是最高的,它也是没有相状,像无极、有极那种观念都是「理 」,到有相状就是一些神了。佛教讲「理佛」就是讲佛性,它也是没有相,所以开悟见(现)到的佛性,可能是一片光明,只能如此比喻,至于理佛的境界要自己去悟,它是「言语道断」。


但事佛就不一样了,祂是修成佛,像报身阿弥陀佛就有高大的身相;初地以上的菩萨就能看到阿弥陀佛永远常、乐、我、净的报身相。修到妙觉果位的菩萨就有各种变化的化身相。应身、化身没有固定的相,应众生的需要就现什麽相,但也是修成的。如应身佛、应身菩萨能由空里面幻化各种相,也是有相;但理佛就没有任何相,是指众生皆有「佛性」而言,不能把它当成本师佛、阿弥陀佛,否则变成本师佛或阿弥陀佛就是你自己,其当然不是如此。所以「离性无别佛」,就是离开自己的佛性就没有「理佛」的意思。


那麽净土宗求阿弥陀佛帮忙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成佛,有没有违背这句话?没有!因为净土宗只是一种方便法,只是现在眼镜还没有完全拿掉,而这个世间太麻烦了,众生尘劳的问题太多,在这个世间很难拿掉眼镜,如果轮迴到恶道去,那更没有机会成佛。净土宗只是告诉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没有尘劳,可以整天坐在那边让阿弥陀佛教你如何修行,总有一天能够脱掉眼镜。他们主要是求阿弥陀佛帮忙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但还是要自己脱掉眼镜(自性成佛),这只是一种过渡的方法,最终并不是心外求佛;所以净土宗并没有违背「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这句话,只是有人误解而已。


附注二:「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妙性本空」的空是开悟见性所证悟的空,不可言说,指佛性而言,不是空无的空、也不是虚空的空。「无有一法可得」指空性不是意识心,如果有一法可得就是意识心。法是意识心可以了解的相。「无有一法可得」不是指虚空,要特别注意,虚空还是有一法可得,讲「虚空」一定是跟「有」相对;心里知道没有任何东西的空间叫虚空,你的意识心会去解读什麽是虚空?所以还是有相,不是佛教讲的空。佛教讲的空是超出意识心的范围,必须自己去证悟才会知道,此空才是「无有一法可得」。


「自性真空」应该是指法身,自性(法身)与佛性稍有不同,但也不是意识心可以分开的。例如一个人刚开悟的时候,常比喻成电光火石,非常明亮的状况,悟入空性就是指这种境界。在空性之中慢慢进入更深沉的层次,「空」还是会有一点差别,端视「空」有没有在用?假如有在观照,像菩萨「由空起用」,就像日光一样,这是「照而寂」。自性就是法身、就是体性,像月光一样,其特性就是「寂而照」。日光、月光同样是光,但是不太一样,你要自己去修证才知道。


日光是有在用、在做某一件事情。月光虽然也在遍照大地,但感觉比较寂静,这种就类似止观的止,定在那边都不起用,在佛性看来这是法身,就是体性。但心如止水也不行,一定要「定慧等持」,所以不是完全寂、不是火完全熄掉,要「寂而照」;比喻如喷灯,火关小就是「寂而照」,在喷火的时候就是「照而寂」,「空」有这种特性。一般人因为都有在用,所以刚开悟的人看到的就是非常明亮的境界。佛能控制这种「照而寂」的境界进入「寂而照」的境界。如果没有众生在求什麽,祂就静静的停在那边,不起什麽用,祂就会进入寂而照、安住在空里面;如果众生有求,祂就开始出来加持众生、帮助众生,就进入照而寂。人也类似如此,平常没有做事的时候就安安静静的坐着,做事的时候就开始动来动去。这些都是形容,真正的情形要自己去修证。


「妙性本空」就是指像日光的那种空性,包括体、相、用都有。不起「用」的时候就是「自性真空」,指法身(体),两者不一样。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1。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2。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3,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4。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5,万法在诸人性中6。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捨,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7,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8。又迷有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9。


1.着空-执着木头空、虚空、意识心的空,不是真正的空。


2.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如果静坐时完全把心空掉,就会着「无记空」。(详附注一)


3.须弥诸山-佛教的世界观里面,有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佛的刹土这样一直扩张出去。每一个小世界中间就有一个须弥山,山的外面另外有八山八海,山下四方有四个洲,我们就住在南赡部洲;山的半中间有日天、月天,再上面一点有四天王天,山顶有帝释天,又称三十三天(因为有三十三个宫殿,正中间那个就是帝释天所住的地方),其上还有五个欲界天,这样就构成一个小世界;这只是无限量的小世界中的一个,等于说有无限量的四大天王…等。


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或「三千大千世界」,此就类似一个佛国刹土,有佛住世。而宇宙有无数量个大千世界,以我们目前所知的物质宇宙来对照,一个「小世界」相当一个「银河系」,而须弥山即银河系中间凸起的部分,诸天宫也是在此中间凸起的上部。目前观察到宇宙约有10亿个银河系,也就是宇宙有109个小世界,因此我们的宇宙大概就是本师佛所教化的娑婆世界,即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详细见本人最近发表在药师山通讯的文章(52期)。


十几年前,我在学佛时看一些佛书,当时我比较认同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当时本人比较重视「空性」的修行,相的问题很不重视,也没有详细由定中去观照三千大千世界之问题,近几年本人空相并重,才去仔细研究此问题,我发现须弥山是银河系中央凸起处。佛经的三千大千世界是本师佛的天眼所见,此与人眼所见不同,就好像人的身体,我们看的就只有这麽大;如果你有天眼,那麽你所看的人是很大,因为你看到人的红外线那些东西,比我们实际的肉体大很多,其类似如此。


我们看到的是物质这一部份,实际上物质本身是已经物化,还未物化之前它的「气」是很大。须弥山底下有风轮、火轮、水轮才托住金轮(地轮),这些金、木、水、火、土都是虚空所生的气,撑住须弥山,祂是这样解读。物质化的东西很小,其他没有物质化的东西有很大的空间;所以祂以天眼所看的世界跟我们人看到的是不一样。


4.世界虚空…亦复如是-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包括日月星宿、山河大地…等等都含在虚空里面;世人的空性(佛性)也类似虚空一样;含有世间一切万法。(详附注二)


5.自性能含万法是大-自性能含世间万法当然很大。


6.万法在诸人性中-万法唯心所造。


7.若见一切…名之为大-如果见到好的境界不会高兴执着,见到不好的境界也不会排斥,就是面对好坏、善恶,心保持平静、不起分别取捨、也不染着、心如虚空这样就可称为大。(附注:这并不是「摩诃」真正的意思,但对一般人来说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8.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迷失在红尘的凡夫只是嘴巴说一说般若,不会真的去修行;觉悟而有智慧的人,会用心去修行般若。


9.不可与语为邪见故-把「空心静坐,百无所思」当成正法在修行的这些人,其实他们是着于无记空,最高境界也不过是无色界或色界无想天人,他们心存邪见(不正确的知见)又很自大,很难跟他们沟通。


附注一:「无记空」-例如有些人打坐的时候,把什麽都丢掉、压掉,一切念头不生,甚至睡着了,如此像木头一样,就是无记空、没有知觉的空。这是修行很大的错误。打坐时不能寂灭,不能像木头一样灰飞烟灭、心里完全没有觉知,打坐绝对不能进入无记空,一旦完全没有觉知就不对。那种「觉知」神道教称为「灵知」,但是用灵知或觉知还是容易着在有相的层次,所以佛教对这种状况很少去解读,只是用反面去说:不要进入像死人、木头一样的境界。那到底是什麽境界最正确?我只能说保持类似灵知、觉性那样,不然就会进入木头空。无想天的果报就是进入无记空,寿命五百劫,最前半劫逐渐入定,最后半劫出定,中间四百九十九劫完全进入无记的状况,如此成不了佛,如果佛是木头、石头那大家也不用修了!所以绝对不能着「无记空」!


但是佛教常叫人「放下万缘」,这与「空心静坐」有什麽不同?放下万缘是叫人不要去想世间各种事情,但不是刻意去压,而是在打坐时「妄念起时,不随不制」,这与「空心静坐」有很大的差别。「空心静坐」是一直执着空,一直刻意想着「世间的一切都是空无」,有妄念起时马上压空它,是以如此之心在打坐。「不随不制」是不刻意去压制杂念,但也不是刻意去造念头。它是:有无法控制的妄念起来时不去理它,即不跟随它也不去制止它。例如有买菜的念头起来时不去跟随它,要买什麽菜?还什麽事要做?但也不刻意去压空它。在佛教真正知道修行的人,是不会刻意去压制买菜的念头,但也不理它,还是专心念佛号、做观想。我做我的事情,它去冒它的,如此才是正确,如果你一直压一直压,就会变成无记空。


附注二:「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空「生」万法这种说法要非常小心,处理得不好会落入大自在天外道的观念。「含」万法是可以讲,但不是很好;其意是说不戴眼镜的时候,所有事物都在这里,不会少掉,纵然有戴红色眼镜看到红色的笔,这个红色的笔也是因为我戴红色眼镜而看到的,不能说我戴红色眼镜而生出红色的笔。


他说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所有日月星宿、山河大地…等都在虚空里面,自性也是一样能「含」万法,那世界万物是不是自性所生?其实只能这麽讲:众生皆有佛性(如来藏),如来藏含有智种子,不戴眼镜时看到的智种子其数量不增不减,是原本就具有的;戴了红色眼镜,这些都变成红色,就像众生起了无明就现日月星宿、山河大地…等等,这些色相会在我的眼前现出来。


惠能大师把人的自性比喻为虚空,而虚空含有日月星宿、山河大地…等各种事物。但这些事物不是我生的。如果认为你、佛菩萨、山河大地…等等一切都在我的自性里面,这样的解读就错了,那就变成梵天里面「大梵」的观念,「梵我论」就是如此讲:「世间是一个大我,好像是一个大球一样,你们每一个都是小球、小我,小我是大我所现,小我有业障,在世间轮迴慢慢消业障,业障消尽以后就融入大我、永远变成大我,不生不灭。」这种观念要非常小心。


「含」并不是「你也在我里面」的意思,它只是说:「我有很多智种子,这些智种子因为我的无明会变现出很多众生,即无明现出来,我的脑筋里面可能就有山河大地(因为面对尘境有所谓各种变化),只是如此而已。」即众生自己有佛性,自己会见、闻、觉、知、会去想像、推理…等等,这是众生佛性原有的功能,不能说山河大地、众生皆是我「生」的,其实一点都没有生,只是说我现在没有戴红色眼镜看到这些智种子,看到原来的样子;红色眼镜一戴,什麽红色的笔、红色的麦克风…等等都现出来了,并非有新的东西「生」出来,只是因为错觉的关係,因而妄想、想像世间有森罗万象,所以会觉得红色的笔、红色的麦克风是我的,甚至你们也变成我的,其实这些只是错觉而引伸许多妄想而已。


善知识,心量广大,徧周法界1;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2。一切即一,一即一切3;去来自由,心体无滞4,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5。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6。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1.心量广大徧周法界-真心至大无外、至小无内,非常广大,无所不包,遍满十方法界。(详附注一)


2.用即了了…便知一切-由真心起用(已开悟的人)就能了了分明世间的一切现象,由真心去应用便知道世间一切诸法「唯心所现」。(附注:现在的人心也在用,在物质世界发明各种仪器想去了解宇宙的真相;但是科学家、哲学家脱不了有色眼镜,无法破除无明,再怎麽努力还是在这个虚妄的世界里,所知道的世界还是不能脱离人的世界,对于人以外的世界就无能为力。)


3.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世间一切森罗万象是真心所现,真心能现世间一切森罗万象,即体、相不二,是佛性的一体两面。(详附注二)


4.去来自由心体无滞-「由心起用」到「体性」之间,来去自如没有障碍。(附注:这是般若的妙用,据个人了解,要成佛才有如此能力。)


5.一切般若…真性自用-一切般若的智慧用处(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都是自性所现的,不是外面来的,不要会错用意,这才叫真性的妙用(就是修般若;修如何去开灯?灯开亮以后就会暂时进入佛的能力之中,此是「般若智」。)


6.心量大事不行小道-我们要注意的事是:如何开悟见性、如何修般若证菩提…等开发心量的大事;不做空心静坐(偏空)、忙于世间杂务、或口说空心不行…等的小事。(附注:佛教讲生死的事才是大事,其他都是小事,心量可以控制你的生死轮迴,所以心量就是大事。)


附注一:「心量广大?周法界」-这不是一般人可以证得到的,「心量」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知道的,真心大到无所不包,遍满十方「法界」,法界就是诸法所涵盖的世界。佛教讲十法界,其中四个无为法的法界:佛、菩萨、声闻(修四圣谛而开悟的罗汉)、缘觉(修十二因缘而开悟的辟支佛)等四法界,这些不在轮迴之列,其等于是已经把灯打亮,看到绳子的真实世界。另外有为法、会轮迴的六法界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法界;这六种法界是活在像灯光不亮,把绳子看成蛇的妄想世界,是各种意识心、有为法所组成的世界。总共为十法界,包括所有世间、出世间的生命。这十法界虽然森罗万象,数量很多,但都是自心所现,所以称「心量广大?周法界」。


附注二:「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其观念是来自妙法莲华经。「一切」是指一切诸法、一切现象,「一」是指心。「自性含万法」万法就是一切,一就是自性、真心、体性。世间一切现象不离真心,也是真心所现,即相就是体、体就是相,即一切相跟自性是一体两面。就像不戴眼镜看这些万相,这些万相就是一切,其实这一切也是自己所现,就是「唯一实相」,这些万相跟我的真心是同一无别、是一体两面,这些万相不是我做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此牵涉到智种子的问题。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有两种事物,就好像人的手有两面,这一面是它的智种子,另一面是它的功用(妙见、闻、觉、知,能力与佛相同,即所谓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的能力),这两种就构成佛性,这是原本就具有的。后来因为无明的关係,就好像戴上红色眼镜,智种子就妄现成第八识的识种子,看到实相的能力也消失了,只能看到红色的笔、书、麦克风…等虚妄的事物。所以「一切即一」就是世间的一切森罗万象都是佛性所显现的。


妙法莲华经:「一切法圆融的时候,知其一就知一切,反过来知一切也就知其一。」这是修成佛的最高境界,佛才有这种能力,即一切种智。例如知道一粒糖就知到所有的糖,不必每一粒都去嚐;如此必须要有分类的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就无法由一知道一切,此是神通。其理由是:譬如一棵树,佛已经到树根(源头),祂能够很自在的到每一个树枝、树叶去,所以每一个树枝、树叶他都很清楚;而人只在某一个树叶上,又有无明分隔,所以无法知道其他叶子的状况。除非想办法有能力回到树根(源头)。树根就比喻为一(空性),如果能够修行回到空性、自性,就可以知道很多事物,因为一切「唯心所现」,所以由一可以知一切,由一切可以知一。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1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2。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3。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4。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5,解义离生灭6。着境生灭起7,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8,离境无生灭9,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1.智慧-应该是指妙智慧。指如何悟入空性,对空性的了解,非指人世间的聪明智慧而言。


2.一切处所…是般若行-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念念皆不愚痴,每一个念头都要有智慧,此所谓般若的修行。(附注:这是对一般人所讲的般若行,即严守佛教的戒律、做一些慈悲的行为、知道诸行无常、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六种意识心所组成的,没有体性,变易无常,毕竟是空…等等都是般若行。如果把世间无常的事物当成常,就是愚痴,如念念不忘追求爱情、金钱、名利…等等,皆是愚痴。)


3.不识真空-不晓得空真正的意义是什麽。(详附注一)


4.即名般若智-般若智就是没有形相的智慧心。(附注:因为般若是空慧,无法言说,只能这样解释,这是对一般凡夫所说的方便般若。)


5.唐言到彼岸-唐朝汉文把「波罗蜜」翻译为:到「了脱生死」的彼岸。(详附注二)


6.解义离生灭-解释它的涵意就是,空性离生灭。即空性是不生不灭,非意识心。


7.着境生灭起-执着在六尘的境界,生灭就妄生了。(详附注三)


8.即名为此岸-此称为「凡夫轮迴生死的此岸」。


9.离境无生灭-能够远离「执着六尘境界」就没有生灭心了。(详附注四)


附注一:「悟到空性」,悟到世间的森罗万象其体性是空性,此非常重要,这就像一把智慧的剑一样,能够把各种执着砍掉。一个已悟空性的人,他就比较不会迷在世间的事情里面,对解脱轮迴有很大的帮助;一般人因为迷于世间三界六道的森罗万象,就容易在世间轮转,假如能够证悟到般若、有空慧,知道这些万象它的体性都是空,就不容易再执着。当然要自己证悟才算数,光是用嘴巴讲没有什麽用处,讲只是道理上了解,不是真正了解;经过实验证明的了解跟书上得到的了解,层次上是不一样的。


般若也是如此,必须要去修证,它没有形相、没有青红皂白。只说般若、空性,对一般没有证悟到的人来讲不具真实的意义,因为潜意识不见得会认同。认同一件事情有很多层次,在佛教常说「一心尽信」才是真正的信,一般的信都是很表面;听人家讲一件事情以为自己相信,这种相信很肤浅,碰到一个更会讲话的人,他讲出另外一套道理,你就可能信他的。就像一些理论一样,隔几年有一个新的理论出来,你又会相信新的理论,这种「相信」会随时改变。所以对佛教道理的了解,如果不是经过自己去证悟,那种了解很表面,有人只是在第六意识、甚至是五蕴身大脑皮质的层次,这种了解很肤浅、不容易相信,因为你的潜意识不见得认同。


在佛教看,至少有三种层次:


(一)五蕴身的层次。


我们人现在的状况就是五蕴身的层次。五蕴身含肉身的层次以及天界、鬼界气身的状况。天界、鬼界大部分以气为身,人界、畜生有肉身和气身,这种执着在肉身、气身即所谓的五蕴。


(二)八识身的层次。


就是进入天界、无色界或比较高的层次,或者人死肉身丢掉之后,刹那间会进入所谓八识身比较清净的状况。那种是对三界六道的执着,不是只执着在人界,是对整个生命的执着;执着在「生」或者「动」,是「起心动念想要生存」的执着。


(三) 破无始无明在自性的层次。


这种是最里面的一层。


一般人的相信,大概只在最外面五蕴身的层次这一种,就是现在的精神身的层次,内心其实不见得相信。如此只听人家讲而不是修行得来的,大概都在很表面。如果在非常深入安静(入定)的状况下,由定中起观照、去想,应该可以深入到第二层的潜意识(八识身、名色的层次),如此会比较好一点;如果真的要到空性那种更里头的层次,就要达到开悟的层次才可能。


所以「般若」一定要自己去修证;证到自性、证到空性,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般若。


附注二:「到彼岸」-大乘菩萨不会只是自了脱生死就算了,祂还要成佛,还要帮助别人了脱生死;所以圆满成就「度生」与「自我解脱」两者才是大乘的波罗蜜,小乘的波罗蜜只有自我解脱。
佛教比喻人的轮迴有一条生死河,在轮迴的世间就是此岸,过了河就是了脱生死的彼岸。金刚经解读:凡是世间能够讲的各种佛法、经典都只是载你渡河的筏(工具),不是彼岸的本身。等到你渡过河之后要把这个筏丢掉,总不能扛着筏到处走,所以不能执着在佛经的经文;秉持「凡所有相皆虚妄」,一切言说其实都是虚妄,过了河就丢掉。很多人抱着筏不丢,把手指当月亮,会很辛苦、也爬不上岸。佛经常比喻佛法为筏或手指,真正要修的空性就是彼岸。彼岸那边说不出来,除非你自己走一趟,否则怎麽描述都不正确。


附注三:「着境生灭起」-水本来没有波浪,着境之后,风一吹就有波浪,这种状况就是凡夫,就是所谓此岸。愣伽经有讲:人的境界(乱七八糟的心念)就像水的波浪,波浪来自风吹,风就是第七识(末那识)的「起心动念」。如果好好观照(内观)就可以观到:由「空」因为无明的关係就有动,有动就有念,念是思想的起源,有念就有心,有心则很多现象就起来了。心想就是心行,思只有短暂的念头而已,就是一般所讲的「动机」;「动」不是一般人能察觉得到,至少要定到黑洞的层次才知道什麽是起心动念。三界六道所有众生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就有动念(心会动大概都是为了生存),这是在很深的层次,所以人都怕死,说不怕死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悟到空性。


佛菩萨是以「愿力」而生,凡夫是以「业力」而生,两者不同;业力没有办法自主,注定要出生到这个世间就非到这里不可,想逃也逃不掉。要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完全摆脱这种问题,低果位的菩萨还是不行(但业力的影响不大),例如五地的菩萨祂来世间还是以愿力为主,业力还有一点点,可能是情缘的关係。


「着境」就是执着在六尘的境界,例如眼睛着色尘,看到好看的事物就觉得很喜欢,都会去着,讨厌不喜欢的事物也是着,真正的不着是没有喜欢、不喜欢。其他如耳(对声尘)、鼻(对香尘)、舌(对味尘)、身(对触尘)、意(对法尘,如执着在胡思乱想)也是一样。一旦着境,生灭就起来了,因为一着境,心里就有喜欢不喜欢的分别心,有分别心就有生灭,生灭来自分别,就像水因为风吹而起了波浪,此为凡夫轮迴生死的此岸。
 

附注四:「离境无生灭」这一句,只能跟大家讲一讲让大家知道意思而已,真正的意境不是如此,没有这麽容易。着境就是此岸、离境就是彼岸,有时离境只是暂时压住而已;离境无生灭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纵然闭上眼睛、塞住耳朵、心也都不去想…等等,也只是「内守空无」而已,还是没有真正离境,还是着相。讲「离生灭」只是一句话,实际上你还是要修很久很久才能够真正的离生灭。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1。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2。一念修行,自身等佛3。善知识,凡夫即佛4,烦恼即菩提5。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6。


1.迷人口念…有妄有非-当凡夫口念般若之时,因为还没有修行到开悟的境界,所以只能用意识心念,因此一定是虚妄不实(不是真正的般若)。(详附注一)


2.念念若行…不修即凡-当你起念的时候,念念都有心行(心观般若,即念念皆直接由空所出),此称为「悟入空性」。懂得这个法的才叫般若法,修此行的才是般若行,不修此行就是凡夫。即知道「无所住生心」才是般若行,不知道「无所住生心」就是凡夫。(详附注二)


3.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如果有修般若行,自身就像悟到空性的佛一样。(附注:这里的佛只是理佛而已,只是悟到空性,还不是修成的事佛。)


4.凡夫即佛-如果有悟入空性,那麽凡夫就是佛。(附注:这是惠能大师个人的知见,一般的佛经没有说凡夫即佛这件事情。惠能大师的意思是悟入空性,凡夫即变成佛,这个当然不是,古今中外悟入空性的人很多,成佛的没有,要到弥勒菩萨下生才会成佛。)


5.烦恼即菩提-破无明之后,烦恼就是菩提。(附注:惠能大师已经悟到空性,知道烦恼和菩提的真正意思,所以可以讲烦恼即菩提;一般凡夫不能如此讲,应该是说烦恼和菩提的体性都是一样,因为凡夫由于无明的关係,好像眼睛戴上有色眼镜就有烦恼,但眼睛还是眼睛,即体性并没有改变,到了佛菩萨果位,眼镜拿掉就是菩提。)


6.前念迷…即菩提-一念之前是「迷」就是凡夫,一念「悟」就是佛。前念执着在尘境上就是烦恼,后念离开境界就是菩提。(详附注三)


附注一:「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一般凡夫因为还没有修行到开悟境界,不管是念佛、念经、念咒都只能用意识心念,所以一定有妄有非。例如念到金刚经的「凡所有相皆虚妄」这种句子,这是口念,这句话本身就是虚妄,因为还不知道「什麽不是虚妄」;还在虚妄的境界,就不知真正的意思是什麽,所以一定有妄有非。又如口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种句子,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对你来讲还是妄,内心就不会解读正确,一定有妄有非。所以凡夫口念般若一定会有妄有非,不是真正的般若。


附注二:「念念若行是名真性」-起念的时候心要观般若,才能称为悟入空性。一般人的起心动念由最原始的知性(空性,神道教称为灵知)而起时,马上就受到第八识种子(潜意识)及第六识名色的影响。因为人从无始以来第八识就有各种业障,名色也有很多记录,所以人起一个心念之后到形成意识心之前,这中间已经受到过去很多生经验的影响,即我们的心念不离潜意识,科学上也已经证明这件事。


(一)第八识的种子(潜意识)。(二)第六识名色的名、相、符号。(三)大脑皮质的记录。(四)加上第六识也有自己的判断力,这四种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起心动念。第八识对过去生的记录就形成人的一种习性,习性跟业障不一样,例如贪念,很清楚的贪钱、贪名、贪色…等等这就是贪的业障。贪的习性是随时会现出来但不是很明显。例如修行人知道不能贪钱、贪名、贪色…等等,常如此想就不会现出来,但一不注意或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贪的习性就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现出来,这是非常微细深沉的无明,此是很多生、很多生都是如此做而造出来的;人都有习气,像贪情、造情缘的习气,不管你怎麽压,稍微不小心就会现出来。


习气、业障(累生执着名、相、符号)、这一生大脑皮质的记忆、加上第六意识的判断力等四种因素就造成起心动念的最后结果。例如要帮助一个人,从很深的地方一起心动念的时候,马上就会受到习气的影响(可能累生你都不想帮助别人),虽然想助人但会打折扣,不会很真心的想帮助别人;或者名色(名、相、符号)里有些记录会阻止你帮助别人;或者这一生的教导,例如父母、学校教导你,自己比较重要,如此亦会影响你帮助别人的诚心,最后你想帮助别人的心折扣就会很多,所以各层的潜意识会影响结果。


但是自己还是会判断,端视帮助别人的心够不够强?如果很强就可以摆脱上述所有的影响,真正的去帮助别人。此为修行的目的,即怎样强化第六意识?即强化慈悲心。修慈悲心,要常常观想,把我相的心排除,加强第六意识,修到力量非常强大时,那麽其他的因素都不是障碍。修行是要把潜意识一些不好的业障都消除,如消除不慈悲的心、不慈悲的名、相、符号、不慈悲的习气…等等,这些自己没有办法消除,一定要请佛菩萨帮忙。


修行好的人有能力观到哪些心是来自何处?例如起心要帮助别人,但又有一个念头「不要帮助他」,内观能力好的人马上就可以观到,这是过去某一种业障而引起,因此就会想办法去排除业障,久之慈悲心就会增强。这就是般若行,就是一下子能观到空性里面去,从那里直接去起心,一直保持不变质,不受习性、业障、大脑皮质的影响,此即「直心是道场」,亦即「无所住生心」。


附注三:「前念迷…即菩提」-对如此句子要很小心,这完全是以心来讲这些事情,如什麽叫着境?什麽叫离境?离到什麽程度才叫菩提?…等等,菩提有很多层次,有凡夫、菩萨、佛的菩提。惠能大师说离开尘境、不着尘境,有这种觉悟的人即所谓悟到菩提。离境应该是真正的离境,就是真正悟到空性,离开各种尘境,不管好坏都要离才是真离。


「后念离境即菩提」这种句子很容易让一般人产生误会;例如现在看到不好的尘境,心起黏着(如看到漂亮的美女起欢喜心)就有烦恼,是不是你不起这个心就是菩提了?并非如此,纵然你对这个美女不起欢喜心,你心中还有很多不好的心,所以你还不是菩提。着任何一个境界就有烦恼,离境并非只要离开目前这个境而已,而是要离开心中所有一切的境才是菩提,不能弄错(善、恶的境界都要离才能悟入空性,菩提是指觉悟到空性的智慧)。其他如「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也是这种情况。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1,三世诸佛从中出2。当用大智慧3,打破五蕴烦恼尘劳4。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5。


1.无住无往亦无来-真心不是安住于现在,也没有过去和未来(有安住就是意识心)。


2.三世诸佛从中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都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所成就出来的。(附注:三世诸佛一定要有般若空慧、不离般若空慧,所以说三世诸佛从「摩诃般若波罗蜜」中出。)


3.大智慧-就是空慧。


4.打破五蕴烦恼尘劳-用空慧破除五蕴身的烦恼尘劳。(详附注一)


5.变三毒为戒定慧-变贪、嗔、痴三毒为戒、定、慧。(详附注二)


附注一:「打破五蕴烦恼尘劳」-烦恼尘劳就是黏着在红尘世间的各种尘境(相),在尘境上劳碌疲惫(为讨生活、为名、为利而劳累)当然就有各种烦恼。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有五蕴身(精神身)才会有烦恼尘劳,所以他说要用空慧去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烦恼来自五蕴身,所以神道教认为五蕴身最好不要,会惹很多麻烦。


「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要离境不要着境,要用大智慧破五蕴烦恼,这样去修行的话,定成佛道,这是惠能大师的修行方法,是对一般人及其弟子的说明;当然别人有别人的修行方法,不一定要如此。


附注二:「变三毒为戒定慧」-为什麽说三毒呢?因为贪、嗔、痴会引起各种烦恼、业障、会毒害人的心。贪:对于你喜欢的、合于你心意的事物都会想要去拿取。嗔:对于你不喜欢的、不合你心意的事物,就想要去离它、拒绝它。痴:迷于某些事情,对事理弄不清楚。贪、嗔、痴称为无明,没有什麽原因可言,是烦恼法生起的主要原因。


对于相的喜欢也是一种无明。也许有人会疑惑:为什麽从最源头就会喜欢去分别?你不去分别不就行了!但是众生的特性就是喜欢去分别,有动机想要去知道某些事情、贪求某些事情,这些都是属于无明,没有原因。


修行就是怎样去破无明。无明会造成业障,喜欢钱就会对钱产生贪着的业障,喜欢美色就会造成贪色的业障…等等,即执着、记录在心里面就造成业障。所以三毒是源头,业障是它衍生的记忆,好像惯性一样有后遗症,修行要到非常高的层次才能破三毒。


戒、定、慧就是要破三毒,戒破贪、定破嗔、慧破痴。(一)有贪念就用戒律来框它。(二)有嗔恨就用定力来控制它,这样就不容易发飙,心就不会随时动起来,定得很好就不容易有嗔恨,但是「相」能够克服,而嗔恨业障则「定」也是没有用,不过至少表面不会有嗔的行为。(三)用智慧来克服痴业。这个比较可以了解。所以他说「变三毒为戒定慧」。


在佛教里面怎样破除三毒的问题?消业障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假如有机缘就把贪、嗔、痴的业障消除。虽然不可能一下子把贪、嗔、痴的「无明」去掉,但其内心储存的「业障」可以一个一个地消除。


用戒律去规范不要再犯,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但是内心的问题会一直存在,除非有很高的戒、定、慧一直压着它、不要让它现出来。把第六意识修得很好,严守戒律,定得很好,随时保持慧的状况,这样外面有什麽贪、嗔、痴的问题,你都可以不会接受,不会受到染污,但是内心里面贪、嗔、痴的业障可能没有办法消除。


据我个人的了解,虽然戒、定、慧修得很好,但是对贪、嗔、痴的习气还是很难抓得到;大量业障冒出来可以克服,而习气一般都很难克服。所以我觉得光修戒、定、慧还不够,还是要请佛力加持,把内心微细的业障除掉,否则想要把三毒转变还是有困难,因为可能察觉不到。


一般的出家人或修小乘的人,他们都是很努力勤修戒、定、慧;大乘菩萨道有福报的人有的不止修这个,他们还求佛力加持消业障,很快把内心贪、嗔、痴的业障都消除,就不会再显现业障,如此双管齐下,我认为才是转变三毒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很多人误会,就是认为修行只要把第六意识好好修好就好,不会想到请佛菩萨帮忙,以为把自己的心修好就可达到最高境界。其实不然,广钦老和尚早期是修禅的,他大概可以完全定在禅定之中,一个月不起座;但是到了晚年都是叫别人「老实念佛」、即「一心念佛」,几乎不再讲别的事情,为什麽他会有这样的转变?我相信他早期是勤修戒、定、慧,认为可以克制三毒,而到晚期发现光勤修戒、定、慧还是不行,因为第八意识出来的无明、习气还是会控制你,让你没有办法做很多事情,最终还是要靠念佛。所以后来他告诉别人要「老实念佛」,因为内心深处的习气不是勤修可以到达得了,还是要求佛力帮忙!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1、无忆2、无着3。不起诳妄4,用自真如性5,以智慧观照6;于一切法,不取不捨7。即是见性成佛道。


1.无念-必须心中没有烦恼,智慧(空慧、无所住生心)常现,心常在自性之中,能够了悟到这一点才叫无念。(详附注一)


2.无忆-不会去记忆。


3.无着-不执着、不黏着。(附注:修行人要常去体悟什麽叫执着?人对世间的很多事物会去执着、黏着,如各种尘境、亲情、爱情、名、利等等。但要在世间做事而没有这些名相又不行,并且又不能黏着,所以取捨之间要好好去观,什麽状况是黏着?什麽状况可以用?在用与黏着之间要小心处理,这是修行一个很重要的点。也就是对世间的事物要怎样才能保持无着的状况,一旦被黏着就完了,所有修行功夫都不见了。)


4.不起诳妄-心不起诈骗、虚妄。


5.真如性-就是空性。


6.智慧观照-起心以空慧微审、细察自己的心念。(详附注二)


7.于一切法不取不捨-对于世间的一切法(包括善法、恶法、无记法)不贪取也不捨弃(附注:不取两边取中道,这种大乘修行法很难下手,无法取捨的时候就只有求佛菩萨帮忙)。


附注一:无念、无相、无住是坛经的根本内容,什麽叫无念?人的心念要放在哪里?不起念是空无的念,但是空无也是一个念,很多人认为「心不起念就是无念」,那就落入空无外道的境界。真正「无念」就是心中没有烦恼,智慧(空慧)常现,心常住般若空性之中、不离自性。一般人做不到,那有没有什麽方法可以达到无念?有!在密宗就是观阿字或月轮,在打坐时自心会现像月亮的月轮,这要经过一番修习才有。


观月轮、持「阿」字观,自然会现很亮的月轮,月轮不是想出来的,有时在心中有时在外面,位置不定;能观到月轮,心才能够安住月轮,此也是「无念」,这是比较真实的无念。还有比较近似的无念就是以「持咒」、「念佛号」来取代,让你的心能安住在咒语或佛号上,心就无杂念,没有烦恼,智慧常现。因为没有不好的念头、没有凡夫的念头,此是意识心的无念;因为心不能安住自性,所以称为近似的无念。


附注二:观照就是以非常精细的心思去审查事情。金刚经里面的「凡所有相皆虚妄」,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打坐时只要生起各种妄念的时候,就起一个念「凡所有相皆虚妄」,就可止息各种妄念。你必须有很好的正念来改变不好的妄念,例如观自己的肉身像车子是很好的正念;当你要往生捨不得你的肉身时,就会想起「我的肉身像车子」,车子是物质的事物,凡是物质的事物必定无常,终有毁坏丢弃的一天,现在该丢了,这样就可以改变对肉身不好的执着,就会捨掉。


很多人没有智慧就是因为他没有正念,面对问题就没有什麽办法去克服解决,如此会被各种问题的压力、烦恼所控制;所以平常要建立很多好的观念,当问题真正来临时就可以拿出来用,这是观照的好处。观照要有成就,必须在心很静的时候去观才能达到微审,心很乱的时候观照就没有什麽效果。智慧是来自平常建立很多佛的正法,如无常、无着、无相…等,这样就可以观照事情的道理,就不会有烦恼;如果能由空起观照,知道世间诸法的体性是空,那还执着什麽?反正都是虚妄的事物,当然就没有各种烦恼。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1,及般若三昧2者,须修般若行3。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4,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5,为大智人6说,为上根人7说;小根小智人8闻,心生不信9。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10。


1.甚深法界-就是空性的意思(法界:诸法的界限、世间一切法所形成的现象叫法界)。


2.般若三昧-进入般若定、空定称为般若三昧。


3.须修般若行-即要心行般若。


4.即得见性-持诵《金刚般若经》就可开悟见性。(附注:此是方便法门,一般人诵金刚经可能没有那麽快开悟见性。经里面的那些偈,如无所住生心、凡所有相皆虚妄、身相即非身相…等等都是讲空性的字句,除非你有入空性,否则不知道它在讲什麽?也许大根器的人持诵金刚经很久了,机缘成熟时有一天就会突然开悟。)


5.最上乘-能直接悟到唯一佛乘的人;即马上能悟到本心、现性成佛之人。


6.大智人-有广大智慧、通达事理之人。


7.上根人-诸根上利之人、上等根器之人。


8.小根小智人-其根性只可受小乘教之人。


9.心生不信-心念不澄净,不信三宝之实德。


10.何以故…不增不减-什麽缘故呢?譬如天龙在阎浮提(南赡部州)下大雨,小根小智之人就像城邑聚落一样,都被漂流掉,如漂流枣叶一般;上根、大智之人的心胸容量非常大,就像雨下在大海一样,对大海来说,根本是不增不减。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1,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2。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3。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4。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5。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生。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6。


1.若大乘人…心开悟解-大乘、大智之人,闻说金刚经的内容,心就能开悟了解。


2.故知本性…不假文字-所以能证知本性中自有般若之智(即本有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自己用「悟到」的空慧,常常自我观照,不需假藉经典文字就能成佛(附注:此是六祖惠能大师的见解,其实成佛不能仅靠空慧,必须福、慧俱足)。


3.譬如雨水…合为一体-譬如雨水(指各种智慧),不是由天上而有的,是龙自己本身能兴起所致,雨水能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全部皆能蒙受滋润,但最后大小百川、各种支流都会流入大海,与大海(空性)合为一体(比喻智慧由自己的空性所现)。


4.小根之人…不能增长-小根器之人,听到此种顿悟法门,不能相信,好像草木,被大雨被覆,全部自己倒下,不能增长。


5.小根之人…更无差别-但是小根器之人,原本具有的般若之智(本有智),其实与大智慧之人没有什麽差别。


6.因何闻法…日光不现-小根器之人,为什麽听闻般若之法(如金刚经)无法马上自行开悟?原因是邪知见的障碍很重,久远以来就生长厚重的烦恼(比喻业障深重),犹如大云(业障)把太阳覆盖;如果没有风(正知见)把大云吹开,日光(佛性、空性)无法再现,所以听闻般若之法,无法马上自行开悟。(详附注一)


附注一:邪见、烦恼皆来自业障,人因为有无明会累积各种业障。如果今生运气不好,碰到不好的老师或看一些不良的书刊,就会增加邪知见。有邪知见则会去造业,又增加未来的业障。所以罗汉注重当下不迷,以正知见破邪知见,对于过去的业障现前,亦是以正知见去克服,故能成为罗汉。但佛与菩萨是把过去的业障消除,就不会再显现业障。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1。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2;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3。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4。


1.般若之智…迷悟不同-众生本有的般若之智(本有智、四智、佛性)本来没有大小之分,但是一切众生因为自心迷悟不同而分大小(后得智就有大小不同之分)。


2.迷心外见…即是小根-痴迷自心、心外求法,修行时到处寻找佛菩萨而不是寻求自心的开悟,这种就是小根器的修行者。(详附注一)


3.若开悟顿…即是见性-如果能以顿教即时开悟,不执着心外求法,而是由空性起观照,则自心常会起正见,外面的烦恼尘劳就无法染着自心,此即是见性。(详附注二)


4.内外不住…本无差别-内不着心、外不着境,不安住在内外尘境上,则来去自由(无人无我观自在)。能除去「我执」的心,则对世间的道理能通达无碍。能如此修行就与金刚般若经所讲的道理没有差别。


附注一: 此处惠能大师所讲的与金刚经的偈言:「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意思相同,即修行不是悟自性而去心外求法,如此则无法开悟见性。因此有人批评打坐时念佛、观想(观佛)是以色相、音声求佛菩萨,是在行邪道,如此解读就不对。金刚经偈中的「我」、「如来」是指「空性」而言,并非指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如本师佛出生时所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我」,亦是指空性(本心);所以不能以色相、音声寻求空性,否则无法开悟成佛,其意不是说不能念佛、观想。念佛、观想(观佛)是净相,是助缘不是行邪道;但是要入空之时,不管是净相、不净相都要暂时抛弃才能悟入空性,要如此解读才正确,否则对现在修念佛、观想的修行者打击会很大。


六祖惠能大师认为唯有悟入空性的人才是大根器,其他都是小根器,此是以禅宗的观点而言,不一定正确。例如净土宗的「净土修行者」以及密宗的「即身成佛」也是大根器的人。


附注二:一个菩萨一定要修空观,因为修到空性以后,可以把业障、染着降到最低,不会执着外面的尘境。真正的空观就是已经证悟到众生的体性是空,了解世间的一切现象皆是唯心所现,如此就不会去执着;甚至可以把很深的潜意识里面所有的执着都丢掉,包括梦境里面的执着。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1,皆因人置2。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3,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4;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5。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6。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7?《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8』《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9』。


1.十二部经-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全部可分为十二种类的经、论。


(一)修多罗-译云「契经」,契合某种理论或某些根器的人所说的经。


(二)祇夜-译云「重颂」。


(三)伽陀-译云「讽诵」。


(四)尼陀那-译云「因缘」。


(五)伊帝目多-译云「本事」。


(六)闍多伽-译云「本生」,讲本师佛过去生的事情。


(七)阿毗达磨-译云「未曾有」。


(八)阿波陀那-译云「譬喻」。


(九)优婆提舍-译云「论议」。


(十)优陀那-译云「自说」。


(十一)毗佛略-译云「方广」。


(十二)和伽罗-译云「授记」。


其中修多罗、祇夜、伽陀三部为经文的体裁,其馀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2.皆因人置-是因为有「人」才设置这些经论。


3.因智慧性…本自不有-这些经论是因为要让人得到般若空智而设置,如果没有世人就没有世间万法。(附注:六祖惠能大师是以「人」为主而说法,此种说法有待商榷,其实各道有各道的法,不是只有人界才有,而且据传愣严经是来自龙宫,大日经、金刚顶经是来自南天铁塔,可见一些经书是经由其他各道间接传到人间。)


4.故知万法…智为大人-由此而知世间一切法因为有「人」才会兴盛,因为有「人」才说一切经书;由于人中有愚痴及有智慧的人,愚痴者是属于小根器的人(渐修),智慧者是属于大根器的人(顿悟)。


5.愚人忽然…智人无别-愚痴的人听到智者对他说法,能够领悟了解而心得开悟,即与智者没有分别(表示不管是愚痴或智者其佛性皆相同)。


6.不悟即佛…众生是佛-如果没有开悟,佛就是众生(附注:佛就是佛,不会变成众生,此处应该是「如果没有开悟,众生只有佛性、不是佛」比较妥当);一念开悟,众生就是佛(理佛)。


7.故知万法…真如本性-所以知道万法尽在自心之中,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就好,何必费事外求?(附注:开悟只是见到十方圆明,即了解诸法体性是空而已,还没有能力了解诸法。要了解诸法还要行很久很久的菩萨道,必须破除无明、达到转识成智时才有能力,不是那麽容易。)


8.菩萨戒经…皆成佛道-菩萨戒经说:「自性本来清净无垢,众生皆有佛性,若是自心能够现本性即能成佛道(理佛)。」


9.净名经云…还得本心-净名经(维摩诘经)说:「豁然开悟,马上得现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1,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2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3,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需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4,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5。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6,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7;若自悟者,不假外求8。


1.一闻言下便悟-我一听到五祖弘忍大师讲金刚经「应无所住生心」便马上顿悟。(附注:要顿悟之前一定要经过长期修行「空法」,今世才有可能顿悟,世上没有不修行就能顿悟的事情。)


2.教法-禅宗顿悟法门。


3.菩提-佛之菩提。


4.需觅大善…直示正路-需要找「了解最上乘(佛乘)成佛之法」的善知识给你指示正确的道路。


5.是善知识…能发起故-此善知识与你有大因缘,能教化指导让你开悟见性。由于善知识教化指导的缘故,让你心中能发起一切善法。


6.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在人性中本来具有三世诸佛、十二部经的基本义理。


7.指示方见-要善知识的指导提示,才能了解十二部经的道理。


8.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如果能够自己开悟,了解佛经的心要,就不必假藉别人的帮助。(详附注)


附注:十二部经所讲的心要都差不多,只要了解其中一部,就可以了解其他各经的要点;其要点可能只要几句话就可以了,所以「自悟」应该就是指了解佛经的心要而言。个人认为要真正了解佛法的心要,一定要由修行得来,没有修证的功夫就无法分辨什麽是真实法、什麽是方便法。


方便法是为某些人而施设,不是真正的意思,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不是真实法。各门各派所讲的方便法多如牛毛,各有各的知见,如果自己没有实证,一般人会被他们的各种说法弄煳涂,不知何者是真?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1。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2;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3;般若三昧即是无念4。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5。用即?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6。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7。


1.若一向执…即至佛地-若一个人一向执着「一定要有善知识的帮忙才有希望得到解脱」,此种想法是错误的。什麽原因呢?因为人的自心里面就有善知识,本来就可自悟。如果自己因为无明,心生邪见迷失自己,把虚妄的世间当成实有,就算外面有大善知识的教导传授也救不了你;如果能够真正由空起空慧观照,一刹那间所有妄念就会俱灭;如果能够更进一步认识自性,一开悟便达到佛(理佛、佛性)的境界。(详附注一)


2.智慧观照…即本解脱-以智慧(空慧)观照本心至十方圆明(内外明彻),则能够悟入空性、认识本心,如此就能知道众生皆有佛性、原本清净,没有束缚不束缚的问题,众生原来本就解脱。


3.般若三昧-一定要观到本心、开悟见性的层次才是真正「般若(空慧)三昧」的成就,即一般所称的「空定」。


4.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一般人无法开悟见性,那麽比较接近「般若三昧」的层次就是「无念」。


5.何名无念…是为无念-什麽称为无念?就是内知、外见一切法于心不染着(不随不制)是为无念。(附注:此是接近「无念」,是修行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悟入空性。真正的无念,是心要能够安住于空性。)


6.用即徧一…名无念行-在任何地方皆可由空起用而且不会被染着,即由清净的本心经由六识出六根,在六尘中不被染着,来去自由、通用而无障碍,此即为「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即出菩提路),称为无念之行(即无念起用、由空起用、无作意、无所住生心)。(详附注二)


7.若百物不…即名边见-如果压制各种思想,令各种念头都断绝不生,此亦是一种妄念;是自己绑自己(法缚),称为边见(不取中道,而取常、断或有、无两边的见解,属二分法的外道偏见)。


附注一:众生本来就会起邪迷及妄念颠倒,所以才称为众生。问题是一般人没有善知识教导顿悟,只是渐修哪有能耐起「正真般若观照」?除非是大根器或者至少是已开悟的人,才能起「正真般若观照」,所以此处应该是指惠能大师自己的境界。


附注二:一般人「起心想看」是用意识心在看。由本心起念想看以后,就经由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眼识、眼根再看到尘境,因为第八识的种子有很多无明、业障的染着,第六识也是累积过去生很多记忆,所以眼睛所看的色尘已经不是原来的本质。惠能大师所用的方法是在「心不染着」的状况之下出六根,靠定力摆脱第六识名、相、符号的影响(但第八识的习气相信还没有能力控制),所以在六尘之中不会被染着。他这种方式并不是真正有神通,只能出入人界而已,无法进入佛国净土(或做法界的事情)。上述主要原因是没有智种子可以去净土,因为他还是以「识」在运作。


出菩提路(出世间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人由空出来时,会被第八识的习气与第六识的名、相、符号所引导,已经先有主观成见而无法客观,都是以过去生的经验、记忆来解读事物。因为有无明,所以无法看到真相。佛菩萨不经过此种过程,祂是打破无明,以「智」的运作经由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直接经由眼根出来,具有神通力可以到达宇宙的每个角落,可以见到六道世间与佛国净土的各种相。其他解脱的修行者也可以经由佛力加持、持咒、持阿字观等方法出菩提路,同样具有神通力。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1。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们,于同见同行2,发愿受持,如事佛故3,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4。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5;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6。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7。善知识,吾有一无相8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1.至佛地位-到达自性佛的地位(附注:自性佛又称理佛、法身,无身相,属于心的一种境界,经长时间的修行以后可修成事佛,有妙色身。如果修到报身佛时,除了妙色身以外还会有微妙佛土,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等)。


2.同见同行-知见、心行相同的善知识。


3.发愿受持如事佛故-发愿受持顿教法门,犹如奉事尊敬佛菩萨的缘故。


4.圣位-有两种(一)初地以上的菩萨至佛果位。(二)辟支佛或大阿罗汉。


5.然须传授…匿其正法-然而必须传授上代祖师以来「默传的心法」给后代人,不得藏匿正法。


6.若不同见…究竟无益-如果不是同知见、同心行的别派门人(根器不同),不得传授此顿悟心法;万一他们不信或修法错误,可能会损害眼前之人,如此则究竟无益。


7.恐愚人不…断佛种性-恐怕小根器之人因为不了解而毁谤此顿悟法门,那麽百劫千生很长的时间会断佛种性,后果很严重。


8.无相-不着相。


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1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2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3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4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5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6


1.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心能内证空性、了脱生死、心无挂碍(心通)而说法无碍者(说通),就如太阳处在虚空之中普照大地、嘉惠众生一样。


2.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为传「顿悟现性」法门,而出现在娑婆世界来破除其他的邪教。


3.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其实真正的佛法(佛性)没有顿悟、渐修的分别,只是迷有深浅、悟有快慢不同而已(根器不同)。


4.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只有此「顿悟现性」法门,一般愚痴的人无法了解知悉。


5.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顿悟现性」法门,说起来如森罗万象般複杂,合起来其体性只是一种「般若三昧」(空性)。


6.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凡夫处烦恼暗宅之中,要常起智慧去观照本心。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1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馀2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3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4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5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6


1.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念来了烦恼就起,常起正念(内外明彻、智慧观照)烦恼即除。


2.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馀-邪念、正念皆摈除不起,让自心达到真正的不垢不净(清净至无馀)。(附注:一般的清净法是保留清净法而摈除不清净法,如此还是馀留清净的念头,不是真清净;要清净法及不清净法一概摈除才是清净无馀,才是真清净,即心经所说的「不垢不净」。)


3.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众生本来都具有菩提自性(佛性、本有智),一旦作意起意识心即是虚妄。


4.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执着清净心也是虚妄,如果心正(中道、心真正清净)就没有烦恼障、业障(业力、隐藏将来的果报)、报障(已经显现的果报)等三障的问题。


5.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世间的人如果真正要修道,则世间的一切对他都没有妨碍。


6.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能够常常知道自己的过失在哪里,就与修道无异。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1


离道别觅道 终生不见道2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3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4


自若无道心 闇行不见道5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6


1.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世间各色、各类(胎、卵、湿、化四生)众生自有他们的道理(生存法则),彼此不应该互相干扰、伤害。


2.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离开自己人道的范围到别道去求法,则终生无法见道。(附注:本师佛在人间开示的修行方法只适合人道的众生修行,别道就不一定适用。佛菩萨在不同的道,所讲的金刚顶经就有不同的法,人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各道有各道的修行方法;人无法离开人道而用天道或鬼道的方法修行,否则终生不能见道。)


3.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人一生奔波劳累而不修行,到头来(老年时)只有自己懊恼后悔不已。


4.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如果想成就菩提,只有依照佛之正法而修行才是正道(道:修道的正确方法,如八正道)。


5.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自己如果没有修道成佛的心(出离世间、脱离轮迴的心),所做的行为都是黑暗之行,那就永远无法见道(成就道业)。


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如果是一个真正修道的人,就不说(不见)世间人的过错是非。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1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2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3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4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5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6


1.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世间很多人常常只见到(只说)别人的过失,对于自己的过失却不重视(左)。


2.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别人的过失是别人的事,不是我的过失(与我无关),但我自己有过失则我自己一定有过错。


3.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但只要自己停止(却)过失的心,就能破除所有的烦恼。(详附注)


4.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憎恨、情爱的事情要观如幻不要太过关心、执着,如此就能长伸两脚躺卧睡眠、自在无碍。


5.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想要度化(拟化)他人,自己一定要有方便法。(附注:方便法是随机应变的方法,使用者内心的出发点是基于慈悲心,完全合乎佛之正法而且心不染着。所以要修行达到相当高层次的菩萨才有方便法,一般人不能随便乱用,否则会有表面是行方便法,其实是在违犯戒律而「造业」。)


6.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使用方便法能让众生对佛法不会产生疑惑或谤佛(否则要自负果报)。上述种种正行就是让众生现自性的方法。
 

附注:「若见他人非…打除烦恼破」这一段的意思是说:一般人的烦恼,都是来自于只谈论别人的过失而不注意自己的过失,彼此之间互相指责惹来不少烦恼。有些人在背后批评、谈论别人的过失,自以为是对别人好,其实可能有骄慢心、不明事理真相、没有正知见…等等过失。例如某人因果现前受到干扰而骂你,这不一定是此人之过错,说不定是法界冤亲大德透过他来骂你,来向你讨过去生的怨气;因此真正有过错的其实就是你,但因为你不明因果,会以为是骂你的人之过失。


因此谈论别人的是非要非常小心:


(一)常在背后说人坏话有犯戒之虞,被说者知道以后,将来一定会向你讨怨气。


(二)别人有错不说,而让人一直错下去也不是很好,有不道德的问题。但好意要纠正别人的错误,则态度要诚恳、讲话要有技巧、不能太尖锐,如果让别人以为你在骂他、毁谤他、瞧不起他,则容易引起别人的生气或产生怨恨,如此就不值得。


(三)基于善意而转述别人的事情之前,一定要先观照自己是否有主观的成见存在?如果带有嗔恨心、傲慢业或不正确的知见,则所讲出来的事情别人会感觉得很奇怪:「你为什麽会讲这种话?」,而被转述的人知道以后,一定会对你产生怨气。例如:本来要讲的事情是出于善意的好事「A」,加上自己的成见「B」以后,别人听到的感受是「C」,事情已经变质了;但是因为自己不能察觉潜意识的成见「B」,始终以为自己在讲「A」、是在帮忙别人,根本没有错,以致人间很多烦恼、纠纷就由此而产生。


所以讲话、做事、写文章,不能有偏见,佛菩萨能由空起用就没有偏见,就没有这些问题产生。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1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2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3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4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5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6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7岭南有佛出世。


1.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是在世间为人而施设,不能离开对世间的认知(觉之义)去求佛法。(详附注)


2.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离开对世间的认知去找菩提,就好像寻求兔子长角一样,永远找不到。


3.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一个人如果有佛菩萨的正知见,此修行者可以说是已经出离世间;如果内心充满邪知见,他就是一个世间的凡夫。(附注:这是鼓励的话,事实不一定如此。例如阿难多闻,虽然已经懂得十二部经,但本师佛还是说他「不如一日修行」,可见阿难还不是阿罗汉,不能出离世间。要完全具有正知见,除非是已经达到佛的层次。)


4.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邪见、正见全部打除,则菩提自性就能清楚现出。


5.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此颂是顿教法门,又名大法船(能渡脱生死大海的船)。


6.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累生累劫听经、闻法还是迷失不悟,听到此颂可能刹那间就开悟(比喻此颂的重要性)。


7.何期-何必期待。


附注:「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为「人」的层次而讲的,意思是不能离开世间的觉知去学佛法。但是目前被很多人误解为「佛法就是世间法」,尤其人间佛教者更是如此认为,以为在世间做一些环保、布施…等工作就是佛法,否则就是「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其实这是很大的错误!以佛教来看,做这些工作只是成就「人天善法」,将来只能投生天上、人间而已,想要了脱生死、脱离轮迴根本不可能。


佛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两种,世间法只是佛法的一部分,把世间法当成佛法的全部那是严重的误解,修得再久也只是一个凡夫罢了。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坛经讲座 下一篇六祖坛经.流通本.白话解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