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六祖坛经.白话简本(二)
2011-06-10 15:25:56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李兵 【 】 浏览:6518次 评论:0

六祖即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达摩为一祖,至慧能法师为六祖。


达摩(达摩是音译,佛法的法的意思),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驻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此《六祖坛经》即讲了佛学道理,又讲了六祖惠能自身的生平。有人会问,六祖不是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也叫佛学的“经”那?我们说,佛来世间弘法利生,不单单有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只是住世佛。还有很多佛来世间弘法利生,由于每个世界只能有一个佛住世,所以其他的佛就不会以佛的名义了,但是他们讲的法都是佛法。


下面我们就讲一讲六祖慧能的故事。


自序品第一


(第一章 自序)


品 <形〉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表示有很多章节之意)


六祖慧能大师 慧能(638~713)唐代僧人,一作惠能,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俗姓卢,原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河北省涿县)。


在六祖惠能大师暮年在广东省的宝林寺做主持,应当地的官员之邀为大家宣讲佛法。当时大师对大家说:“各位善友,每个人的本性,本来是清净的,即没有乱七八糟的各种各样的好与坏的想法,人们只有用这种人本身自具的这种清净本性,才能达到佛的境界。各位善友,请听惠能给大家讲解这中间的道理。”


惠能的父亲本籍范阳(范阳,在今河北省涿州市。)左降(左降官是在唐玄宗以后大量出现的一种贬官形式)流放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做一百姓。到达这里没有多长时间,也就是惠能三岁的时候,父亡。老母遗孤移居南海(应该是广东南部靠海的地方),生活艰辛,以卖柴为生。


在惠能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见到一个客人诵经。惠能一听经文中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随即开悟,即懂得了佛学所讲的道理。惠能随即问道:“您所诵读的是什么经典?”


那个人说:“是《金刚经》。”


惠能又问:“这个经典您是从哪里得来的?”


那个人说:“我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得来的(今湖北省黄梅县),其寺现在由五祖弘忍大师做主持,宣传佛法,普度众生。常去他那里听法的有一千余人。我到寺中听闻佛法,礼拜诸佛,而听受此经。五祖忍大师常常劝导僧俗学习《金刚经》,如果可以把《金刚经》理解透彻,就可以懂得人生真相,就可以达到成佛的目的。”


惠能听到《金刚经》即开悟,感到这是自己宿世的缘分,希望能到五祖身边听闻佛法。得到一位客人资助的十两银钱,给老母充当衣食之用,自己便往黄梅县东禅寺参拜五祖大师。


经三十余日,来到黄梅东禅寺,礼拜五祖大师。


五祖大师见到惠能就问:“你是什么人?找我有什么事吗?”


惠能对五祖大师说:“弟子是岭南新洲县的一个普通百姓,远道而来礼拜上师,只有一个请求,就是如何作佛,其它没有任何所求。”


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即没有什么文化),又是獦獠(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称谓,给人感觉是野蛮的民族),怎么会要信仰义理深奥的佛学那?”也就是说,你没有什么文化,当地又有不同的信仰,怎么会想起要作佛那?
(作者注:六祖首先说,自己的老家原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而后发配到了南方。而当时对于南方人称作“獦獠”,这一点在佛学思想中有解释,并非对于那些人的污蔑之言语。对此请参考我所著《人生基础必修》第二课‘世界格局的构成’一文”


惠能说:“人虽有不同,但是佛性没有不同。我们的身份虽然与和尚的身份不同,但是自身的佛性并没有什么差别呀!”


五祖看到这个人的思想与众不同,打算与之继续攀谈,但是看到身边的徒众很多,不便深谈,就安排惠能一些杂务,让惠能与大众去做杂务。


惠能说:“启禀和尚,弟子心中,懂得任何事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事情都要做好才对。请问和尚,叫我做什么事务那?”


五祖说:“你这个獦獠,对于佛学理解的很透彻了,你不要说了,去后院做些杂务吧。”


惠能遵命退至后院,有一个行者(到处修行之人,修行即修正自身错误人生行为),让惠能做一些劈柴,舂米的工作。


就这样过了八个多月,有一天五祖见到惠能就对他说:“我看你对于佛学理解的很透彻,根性很好,我有些话想要对你说,但是恐怕传了出去,会有恶人害你,所以一直没有对你说,你明白吗?”


惠能说:“弟子理解大师的意思,所以也一直没有敢到大师面前去,也是为了这个理由。”


就这样又过了一些日子,有一天,五祖把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对大家说:“我今天对大家讲的是,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了脱生死。你们整天只懂得求福报,那样虽然可以得到福报,但是终归要在六道中轮回往复,而不懂得求了脱生死的方法,不懂得求脱离六道轮回达到人生永恒的境界。不懂得出离六道轮回,即使得到人天福报,又有什么用,福享完了还是要受苦,只要在六道轮回,就会永远受苦,而永无出离之日。这样的假福有什么用那?大家各自感受一下出离六道轮回的道理,用自己所学的佛学知识,各做一首偈(即,佛经中的唱词,把所讲的佛学道理编成诗歌形式,主要是为了便于道理的记忆。)来给我看。如果可以悟到佛学的真谛,我就会把我的衣钵传给他,让他成为第六祖。大家这就去做,不要有什么思考的时间。如果还要经过考虑才能写出偈来,就是不中用。真正的明白佛学真谛的人,当下就可以写出来。就好像修练武术的人,用的时候,可以当时就用上,而不用考虑,就是这个道理。”


当时大家想,我们也没有必要写偈了,写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这个寺中除了五祖就是神秀了,五祖的衣钵一定是传给他了。


这些话传到神秀的耳中,神秀心中也很矛盾,神秀思维:“我做此偈是为了让五祖大师鉴定一下我的修为,而非为了得到五祖的衣钵。如果写了大家就会认为我是为了得到五祖的衣钵,而不写,又失去了让五祖鉴定我心性的机会,真是难办呀。”


(作者注:僧神秀,姓李氏,汴州尉氏人。少遍览经史,隋末出家为僧。后遇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僧弘忍,以坐禅为业,乃叹伏曰:“此真吾师也。”便往事弘忍,专以樵汲自役,以求其道)


五祖的堂前有一个走廊。神秀做偈已成,数度打算呈给五祖,但是又怕其他人说闲话,以为他是为了五祖的衣钵而来。就这样犹豫了四天,后来想出了一个方法:“我把此偈偷偷的写在走廊上面。如果真的见性了,我就说是我写的。如果没有见性,证明我的修为还不行,我也不会继承五祖的衣钵,也就不会耽误了他人的修为。”


到了夜里,神秀在自己在走廊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的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是我们善行的行为体现,要按照佛学要求去做。而我们的心灵是善行的指导思想,要随时保证他的正确性。我们要随时提醒自己随时按照佛学的要求去做。”(作者注:此为小乘佛法的境界)


五祖早就知道神秀并没有明心见性。天亮的时候,五祖对大家说,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作者注:此句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佛学的主导思想,关于此句的解释请参看李兵著《简本佛经系列》之《金刚经》,或者李兵著《试说佛法末劫概论》)留着这个偈,让人们学习,并且按照这个偈的意思修为,可以避免来生堕三恶道受苦,按照这个偈的思想来修行,对人还是有好处的。”


随即令那些初学者学习此偈,可以有所修为。那些初学者读诵学习此偈,都赞叹这个偈对于劝人行善是很有帮助的。


一天,五祖深夜三更把文秀叫道堂中问他:“你做了偈了吗?”文秀说:“外面走廊上的就是我所作的,不敢妄求祖位。还望和尚慈悲,看看弟子是否明心见性了?(作者注:明心见性即内心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想法,达到完全的清净,只有这样才能看清自身的本质)”


五祖说:“你作的这个偈,并没有见到本性,但已经可以说到了佛学的门口了,还是没有入门。这样的见解,无法达到佛学了脱生死的要求。要想达到永恒的境界,需看清自身本性,即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本身就是佛性,是不生不灭的永恒的状态。在所有的人生当中,随时随地可以自见本性,对待人生中所有事物都可以用自性来对待。只有达到了这样的要求,人生中才不会犯错误。人生中就可以没有任何挫折与不幸,这样的心态,才是最为真实的做人的本质。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达到了佛学的标准。你再去思维一两天,再作一偈拿来我看。如果达到了明心见性的境界,我就把我的位子传与你。”神秀作礼而出,经过了数天,还是无法做出明心见性的偈来,心神恍惚,行坐不乐。


就这样过了两天,有一个童子唱诵这个偈,被惠能听到了,惠能一听就知道此偈并未达到明心见性的程度。惠能虽然没有专业学习过佛学理论,但是对于佛学真谛早已明白。


随即问童子:“你诵的这个是什么偈?”


童子说:“你这个獦獠,你哪里懂得这些。五祖大师说了世间人生死事大。五祖令大家各作一偈,若明心见性者,即传他衣钵,让他成为六祖。这个偈是神秀所作,五祖大师令我们依照学习,避免堕入三恶道。”


惠能说:“我也想按照此偈修行,结个善缘,也好同生佛地。您是否可以带我也看看这个偈。”


童子带着惠能来到偈前。惠能说:“我不识字,谁能帮我读一读?”


此时江州别驾(官名)张日用高声朗读。惠能听后说“我也有一偈,请别驾帮我写一下。”别驾张日用说:“你是獦獠,你也能作偈,真是笑话。”惠能对别驾说:“如果打算修习无上佛学,就不要轻视初学者。下下人也有拥有上上智慧之人,上上人也有没有智慧的人。如果轻视他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没有智慧的表现,是造恶业的行为。”


别驾听惠能言之有理,就说:“好吧,我可以代为你书写。如果您修行成佛,别忘了首先来度我。”惠能随即说出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作者注:此偈的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执着于有我们的身体。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希求有任何的回报与他人的报答,自己内心中按照佛学道理去做是自身本具的本质,不是外在学来的。本来就没有任何做事之心与任何得到之心,也就是真正的正确人生行为,是本身自具的,用本身自具的行为,何来那么多自我提醒之言哪?对于此请参看李兵著《人生基础必修》第一课)其实文秀的偈也没有什么错误,只是文秀的偈代表的是佛学小乘的思想,即做善事希求福报。而此偈所代表的是佛学大乘的思想,是脱离六道轮回的思想。而脱离六道轮回才是佛学的根本思想,所以要按照此偈来修行)


众人看到这个偈,都感到非常惊讶,相互说:“真是奇怪了,真是不能以貌取人,看此人的修为,过不了多长时间,此人就可以修行成为菩萨了。”


五祖看到这个偈是明心见性了,怕惠能受到他人伤害,因为争夺五祖的位子,也许有人会嫉贤妒能而使用阴谋诡计。所以赶紧把惠能所做的偈擦掉了,对大家说:“这个偈也没有见性。”众人这才平静下来。


第二天,五祖来到后院找到正在舂米的惠能,心想:“真正的按照正确人生道理修为的人,做什么工作对他来讲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这是符合真理(注:由于佛学是讲述宇宙人生真相的,所以佛学就是讲解的真理)的。”随即问惠能:“米熟了吗?”其义是“你明心见性了吗?”或者是“你准备好了做我的接班人了吗?”惠能说:“米早就熟了,就是欠筛选。”也就是说:“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五祖来鉴定了。”


五祖敲击了三下米碓就走了,惠能随即会意。三更天来到五祖的卧室。五祖关好门窗,为了不让他人看到。随即为惠能讲解《金刚经》。


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惠能随即大彻大悟,知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即自身所有遇到的一切都是自身造作的果报,与他人无关,与万物无关。也就是自身的苦乐,完全来自身行为的结果。不要对外界产生任何的喜、怒、哀、乐的感受,因为都是自身造作的,何来对于外界的各种感觉)。


随即对五祖讲述了自己对于佛学的领悟“什么是自性本自清净。什么是自性本不生灭。什么是自性本自具足。什么是自性本无动摇。什么是自性能生万法。”五祖听后,知道惠能已经完全的懂得了佛学思想,知道惠能的本质已经达到了佛思想境界。


五祖三更受法。没有他人知道此事。便传给了惠能衣钵,对他说:“你为第六代祖。随时注意自身的言行,要广度有情,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令佛法传扬下去。”听我给你说一个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用希求福报之心来修行佛学,会得到福报,但是还会在六道轮回。此两句为小乘佛法的境界)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用没有任何希求回报之心来修行佛学,来为他人服务。由于没有任何的回报之心,也就没有任何的福报,才能达到佛的境界。此两句是大乘佛法的境界)


五祖继续说:“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们对于佛学以及达摩本人都不是很熟悉,所以,传以达摩的衣服来告诉人们这是正确本源,用以人们看到衣服就相信是正确的传人。所以要代代相承。佛法则以心传心。皆令接受之人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即都是传正确的佛法。而传衣服容易引起争端,也就是认为只要有衣服自己就是传人,也许此人根本就不懂佛法,所以这样的传承必有争端。所以传衣的方法,到你这里就要终止,不要向后传衣钵了。如果还是传衣服的方法,必定会有危险,因为有些不懂佛法但是图谋不轨之人为了得到传位而会不择手段。现在也是一样,你拿到这个衣钵赶紧离开此地,我估计有人为了争夺这个六祖之位会来害你,而争夺衣钵。”惠能问:“我要往哪里去?”五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是指广西怀集县,‘会’是指广东四会县。这两句话,是指点惠能大师潜修养道、隐藏的处所。


惠能于三更领得衣钵,对五祖说:“我不是此地人,也不认识路。如何出得了江口?”五祖说:“别怕,我来送你。”五祖随即把惠能送到江边,租了一条船。五祖亲自摇橹。惠能说:“大师请坐,我来摇橹吧。”五祖说:“是我来度你。”惠能说:“不懂的时候由师父来度。懂了之后就由自己来度吧。此处的度虽然是一样的度,但是意思却不同。我生在南方,有口音,感谢大师为我讲法。今已得悟,最好还是自己度自己吧。”(作者:此为双关语,即不懂佛法时由师父来讲解,懂得以后就靠自己了。)


五祖说:“确实如此,以后佛法的传扬,还要靠你来发扬光大了。你走的三年之后,我就逝世了。你现在尽量向南走,不要急着弘法,讲解佛法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的。”


惠能离开五祖,迅速往南走,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走到了大庾岭(中国南部山脉,“五岭”之一,位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为南岭的组成部分。)


五祖送走惠能会来后,数日没有出来给大家讲课。众人都很迷惑有人问五祖:“您是否生病了?”五祖说:“我没有病,只是我已经退休了。已经把衣钵传给了六祖,所以我也要休息了。”众人明白原来如此,就问大师:“那您的衣钵传给谁了?谁是六祖那?”五祖说:“我传给惠能了,从今往后他就是六祖了。”众人听到后,都要争夺六祖这个位子,所以都打算抢夺衣钵。


有一个俗家弟子姓陈名惠明,以前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他极力的想得到衣钵,所以赶在众人之前来追赶惠能。


惠能看到有人来追,随即把衣钵放到了石头上,心理想:“这个是传法的信物,岂能通过强硬的方法得到。”随即藏到草丛中。惠明来到,看到衣服放在石头上,就打算拿起来,但是怎样用力也拿不起来,看到如此,他内心也有所感悟。他知道惠能就在附近,随即说:“我是为了求法而来,为了得到您的教导而来,不是为了这个衣钵而来的。”惠能随即出来,坐到石头上。惠明向惠能行礼说:“希望您能为我宣讲佛法。”惠能说:“你既然是为了法而来,那么就请你熄灭一切杂念,达到内心的清净,我才能为你讲法。”过了良久,惠能看到惠明已经静下心来,就对惠明说:“真正的正确的做人,内心当中没有善与恶之分。也就是没有远近亲疏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用佛学来讲就是要做到没有分别之心。就像你自己即能皈依五祖而修习佛法,也打算抢夺衣钵而做恶事。哪个才是真正的你自己那?”


惠明听后随即开悟,即懂得了佛学的主体思想,随后又问六祖:“祖上传衣钵,一定有一些秘密的教导,这些秘密是否比刚才你对我讲的那些还高深那?”惠能说:“刚才跟你讲的那些就是佛学的本质思想,没有什么秘密之处。你如果懂得了佛学的真谛,所有的秘密都在你的身边,你都可以知道。”惠明说:“我在五祖身边,名没有看到自身的本来面目。今天得到您的开导,使我看清了自身的本质,即达到了明心见性(即内心没有任何的杂念,达到了清净的状态,即可以看清自身的本质。《道德经》中亦有‘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状态,即此明心见性的状态)的状态。这种状态的感觉,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就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惠能大师就是我的师父了。”惠能说:“我不能是你的师父,因为我们同是五祖的弟子,我们各自保持自身的修为吧。”惠明又问:“那我今后要往哪里去那?”惠能说:“逢袁则止。遇蒙则居。”(作者注:逢袁,袁州是现在四川的一个地方;遇蒙,蒙山,袁州的蒙山。逢袁则止,到了袁州你就停止了;遇蒙则居,就居住在那个地方。蒙山,说到蒙山,佛门有个“蒙山施食”因为惠明禅师在蒙山弘扬佛法有非常大的影响,度了很多很多的众生,蒙山施食就跟他老人家有关。)

 
惠明拜别惠能来到山下,对其他追惠能的人说:“这个山上我找了,没有找到,我们到其它地方找一找。”大家就都没有再上山寻找。


后来惠能来到曹溪,又被恶人追寻。随即藏密于四会县(此即五祖所言“遇会则藏”)的一伙猎人中。惠能在这些猎人中间生活了十五年,期间,有机会就与这些猎人讲解人生的道理。这些猎人经常让惠能看守捕猎的网。然而惠能看到有网住的猎物,就都偷偷的放了。每当吃饭的时候,猎人都是猪肉吃。惠能就在锅里放一些菜来煮。有猎人问,惠能就说:“我不喜欢吃肉,只吃肉边菜。”


有一天,惠能思维,不能这样总是躲藏,应该弘法利生才对。随即离开了猎人们来到广州的法性寺。这一天正好是印宗法师在讲解《涅槃经》。这时有风吹动了寺中的幡。一名僧人说:“是风在动。”另外一名僧人说:“是幡动。”两个人为此争论不休。惠能看到两个人争论就走过来对两个人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两个人的心动。”(作者注:此处用这个事情来举例说明佛学的一种精神,即无分别心,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大家听到惠能的讲解都感到很惊讶,感到这个人是懂得的很高深。印宗法师随即把惠能请到了上座。问了一些佛学的道理。惠能用很简单的语言就把佛学的道理讲解的很透彻。印宗法师听了惠能的讲解,感到这个人非常人,就问:“早就听说,五祖把衣钵传给了惠能为六祖,六祖南来。莫非您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惠能说:“正是在下。”


印宗随即对惠能行礼,希望惠能可以把衣钵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又问惠能:“您有什么我们讲的吗?是否可以传授给我们。”惠能说:“没有什么特定的讲解,只要大家明心见性就是达到了目的,其它的一切形式方面的都不重要。”印宗又问:“为什么不讨论形式方面的事情那?”惠能说:“形式方面的事情做得再好,不能明心见性也是枉然。这些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是要人们到达明心见性的目的。”印宗又问:“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法那?”惠能说:“刚才法师所讲的《涅槃经》就可以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就是真正的佛法。就像《涅槃经》中所讲的,高贵德王菩萨问佛:犯四重禁(指比丘极严重之四种禁制。即:1、杀生。2、偷盗。3、邪淫。4、妄语)作五逆罪(指五种极恶之行为。又名五逆罪、五无间业、五无间罪或五不救罪。即:1、杀父。2、杀母。3、杀阿罗汉。4、出佛身血。5、破和合僧。杀或作害)。及一阐提(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等。这样的人是否就是断了善根佛性那?佛说:善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常(即人们都可以看到的),一种是无常(即人们无法看到的)。而佛性是非常,也非无常。所以什么人都不会断了善根的,所以叫做不二。世间有善与不善之分。佛性(佛性即每个人的本性)没有这种分别,所以佛性是没有分别之心。自身的感知器官对待外界有分别之心,那就是凡夫的见解。真正懂得道理的智者,知道一切物质的本质,知道都没有分别,达到了这样的状态,就是达到了佛的状态。”


印宗听了惠能的讲解,感觉很有道理,随即高兴的合掌顶礼对惠能说:“我对于佛经的讲解就像瓦砾一样,而您所讲解的道理就像金子一样。”于是请惠能为其剃发,拜惠能为师。


以上是惠能法师在大会上首先宣讲的自身的境遇。惠能法师与五祖处得到佛法的初蒙,并且受五祖的衣钵传授,成为六祖。最初辛苦受尽,命若悬丝。


惠能继续对大家说:“今天可以与各位官吏与僧尼道俗共聚一会,都是有因缘的,同有善根才能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佛法。佛法是先圣所传,不是我惠能所创。愿意听闻信受佛法之人,并按照去做就好去除内心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即可明白宇宙人生真相。与佛没有什么分别了。”


惠能又对大家说:“各位善友,佛所有的智慧,世上的人每个人都有。只是因为自身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把个人的本性覆盖住了,所以不能看到自身的智慧。需要借助懂得佛法的人,告诉人们如何看清本性的方法。不管是佛还是普通的人,本质是没有分别的。只是懂与不懂的问题。所以才出现了分别。我今天为大家宣讲佛法,使大家可以懂得破迷开悟的方法。大家一定要相信我所讲的,并且严格按照去做。”


“各位善友,世间修习佛法的人,大多走一些形式,有的每天叨念佛号,有的烧香拜佛。这些表面的现象,无法达到看清自性的目的,就好像,别人给你讲述美食一样,永远无法达到吃饱的状态。每天嘴上说我要相信佛学,之作嘴上的功夫,永远无法达到明心见性的状态,最终也没有什么用处。各位善友,‘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要达到永恒的人生状态,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引自身在生活中的行为。只是嘴上说,而不去按照佛学道理去生活,就是假象,而无法达到目的。要达到口也念,自身也按照去做菜是达到真正的佛的本性。离开自身的本性,就无法达到人生的极致状态。摩诃的意思是大,自己的心量要大,大到如宇宙一样,无边无畔,无始无终,也没有方圆大小的分别;也没有青黄赤白的颜色;也没有上下长短;也没有喜怒哀乐;无是无非;无善无恶。这就是佛的世界的状态。世人本身就是佛,本性与佛性是一样的,就是前面所讲的状态,自性本具清净,没有任何的染杂。”


“各位善友,不要听我说空,就是内心当中什么都不想。不要认为佛学的空就是什么都不想,如果什么都不想的待在那里,这个是睡觉的状态,是呆傻的状态,是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各位善友,地球与宇宙中,包含万物。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虚空)中。也就是说,真正的佛学所讲的空,与宇宙虚空是一样的。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该有的要有,该没有的要没有,才是真正的自性的空性。自性能达到宇宙一样可以包容万物,我们说就是达到了大的境界。内心中可以包容万物,见到一切的恶与善,都可以以一颗平常心,平等心对待,内心中达到不仇恨恶,也不赞扬善的经济,就是清净的自性体现。我们的心性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就叫做大了。故曰摩诃(即大)。”


“各位善友,愚痴的人修习佛法,只是做一些表面的工作,比如天天的烧香拜佛,天天的念阿弥陀佛保佑。而有智慧的人是按照佛所讲的道理去做,去生活。整天什么都不想,而打坐的人,自认为自己很契合佛学道理,自己才有很高的修为。这样的人,我们不要去学他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正知正见的佛法,是外道。”


“各位善友,自心达到心量广大,即可包容一切。就可以达到生活中什么事情都很明白,而不做错事。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包含于一心当中,就可以达到任何事情同样的对待,即用正确的方法,没有远近亲疏之分,就是达到了,用一种心态对待万物,就可以达到心无挂碍,没有任何的不良心态。这样就到达了清静的自性状态,就是般若(即智慧)。


“各位善友,一切智慧,皆从自身本性而出,而不是外在的,这个不要理解错了。这才是真正的达到了用本性,即自性来生活。只有用自身本性对待外界,才能看清外在的一切本来面目,即世间的本来面目。前面讲过了我们的心性是与宇宙一样广阔无边的,所以也要按照宇宙道理去生活,而不要把自己的心性放小了。不要嘴上总是说佛法、佛学,而不去按照做。就好像自己说自己是国王一样,终不可得。这样的人不是我的弟子。”


“各位善友,什么叫做般若,译成中文叫做智慧。我们生活的一切地方,一切时间当中,也就是我们随时随地都按照正确的人生行为去生活。随时都达到按照正确的人生行为去生活,而不犯任何的错误,就是达到了智慧的状态。而如果内心当中还有一丝一毫的错误行为,那么智慧就一点点都不会存在了。如果生活中什么都不懂,只懂得一丝一毫的正确人生行为,而按照去做,就是智慧的人生。世人愚迷,不懂得什么是智慧的状态。虽然他们每天总是口中念叨着智慧,之作一些形式方面的东西,但是心中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更不会按照正确人生行为去做。这些人总是嘴中说着智慧怎样怎样,但是内心中不按照去做,也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永远也无法达到智慧的状态。智慧不是靠最说的,也不是靠手写的。智慧无形象,是要靠身心去做的。如果懂得了这些,就是懂得了什么是智慧。”


“什么叫做波罗蜜,翻译成中文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懂得了佛学的道理,并按照去做,就可以达到人生的极致状态,就可以达到永恒的人生状态。而不懂得佛学道理,按照人们常理解的生活去做,就会拥有轮回于六道当中,无法脱离生死,无法达到人生的永恒状态。不懂得人生道理,就像一潭死水,永远无法达到海洋。而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一定会达到大海的。这样的状态就是到彼岸的状态。也就是达到了波罗蜜的状态”


“各位善友,迷人总是做一些形式上的佛学,形式上的保证不了内心真正的理解佛学,生活中也不会达到人生的极致正确状态。如果把所有佛学都运用到生活中去,才是懂得了本性。懂得佛学道理,就是达到了人生极致状态的条件。按照去做就是达到了人生的极致状态。不按照去做永远在六道轮回受苦,而无法出离。如果达到了按照佛学思想去做,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行为,也是达到了佛的境界。”


“各位善友,凡夫与佛的本质是相同的。烦恼与智慧的本质也是相同的。不懂得正确人生的道理,就是凡夫。懂得了正确人生的道理,就是佛。不懂佛学道理,不懂得自性清静,内心中有乱七八糟的想法的,就是烦恼。而保持内心清静,内心中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达到无所求的状态,就是摩诃波若波罗蜜,即大智慧到彼岸。这才是世上最珍贵的,最高尚的,是人的第一要追求的事情。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是真理,所有的佛都是按照这个道理去做而成佛的。当用大智慧,摆脱我们内心中的各种烦恼。按照这个道理去做,随时随地的改正自身的缺点,一定会达到人生的极致状态,即摆脱生死,直了成佛。我们要把我们自身的三毒(贪、嗔、痴)改变成修行人生极致状态的(戒、定、慧)。”


“各位善友,按照我所讲的道理去生活,就会永远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会犯任何错误,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坎坷、不幸等等的各种人生中的烦恼产生。如果没有任何的烦恼了,智慧就会充满整个内心,而不离自性。懂得佛学道理,内心中就不会有任何的挂碍,也没有任何的妄想。用真实的自性,到达看清世间所有的事物。懂得宇宙人生的道理,即对万物都没有任何的欲望,即是见性成佛道。”


“各位善友,如果想要深入的学习佛法,想要完全的按照去做。须修行如何得到智慧的方法,只有拥有了智慧,就会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按照真理要求的去做,人生才能不犯错误。而《金刚般若经》就是这方面的很好的教材。《金刚经》中的道理,很伟大。讲清了宇宙人生的道理。此经所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正的道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所讲的。并且是为那些自性中本身就已经理解了一些佛学理论的人所讲的,这些人很容易读懂《金刚经》中所讲的道理。而一般人读,会产生不相信的心理。为什么这样那?就像天上下雨,陆地上就会发大水。而再大的雨下到海中,海水是不增不减的。内心中已经了解一些佛学的人,或者平时本身就按照佛学理论生活的人,这些人看《金刚经》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根据这个可以看出,其实每个人自性都有智慧。如果自身的智慧可以显要出自性,就根本不用学习什么道理,就会按照真理去生活,因为本性自具,不用学习。就像下雨,雨水虽然是从天上下来的,但是这个雨水不是天上自有的,是其它现象造成的。雨水可以滋润万物,最后流入大海归为一体。各位的自身智慧也是一样的道理(作者注:如果您还不理解上面的例子,您只要知道,自身的智慧不是来自外在的,是自身本具的就可以了)。”


“各位善友,对于佛学不容易理解的人,听闻佛学,就好像小草,如何遇到大雨就会倒下,而不能对他有利。然而,我们说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就很容易接受佛学,而有些人就很难那?因为自身当中有很多不正确的思想存在,所以产生烦恼而根深蒂固。就像乌云盖日一样,如果得不到风吹,永远无法见到太阳。前面我们说了,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一样的。只是被其它错误的想法所覆盖。这些人也想找寻真理,但是他们以为真理是外在的,所以永远也无法找到。同样是修行佛学之人,如果不懂得找到自性,就是小根器之人。如果达到听闻佛法,而懂得去除自身错误思想,懂得找到自性,找到了自性,所有的错误想法就会去除,人生就没有烦恼了。这样就是达到了佛学所要求的根本了。”


“各位善友,一切修多罗(一切佛学)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都是根据不同根器的人,讲解同样的道理。因为因人而异,所以出现不同的讲法,即不同的佛法。其实所有的佛法讲的都是相同的道理,是因人而异所建立的。如果世间没有人了,也就没有这些佛法了。所以说,所有的佛法,都是根据人们的不同的错误,而讲解的改正错误的方法。也因为人有智愚之分,愚人有不懂的要问智人,智人就要对愚人讲解道理,愚人明白了道理就与智人没有区别了。”


“各位善友,如果不懂得宇宙人生的道理,佛也是众生。如果懂得了宇宙人生的道理,众生也是佛。所以要懂得,懂得自性就是懂得宇宙人生的道理,所以真理不是向外求索的,而是向内找寻的。菩萨戒经中说:‘我的本性是清净无碍的,如果达到这个要求,就达到了佛的本质。’净名经说:‘即时明白本性是什么,就是懂得自性了。’”


“各位善友,我在五祖忍和尚处,听到五祖一句话的教诲就懂得了什么是佛学的真谛。当时就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本性。所以要告诉每一个人,如何做到明心见性。只要达到在自身中找到自性,就是明心见性了。如何自己这样做无法达到明心见性,就要懂得找真正懂得佛学之人来告诉你如何做到。要找的真正懂得真理的老师,这个老师要真正的有能力可以使你明心见性。比如三世诸佛,所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真正的老师。其实这些老师所讲的真理,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就是不能自己发掘出来。所以要有老师来告诉你挖掘的方法而已。如果自己可以达到找到自性的能力,就不用再到外面寻找任何的真理了。如果我说要到外面找老师就都到外面找老师,对于那些自身可以懂得找到自性的人,就是多余的了。为什么这么说那?自己懂得了在自身找到自性的方法了,如果还要到外面找老师来指引,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遮盖自性的行为。虽有人告诉你方法,也是无法达到根本明白自性的目的了。如果真正懂得了运用自身的智慧,就完全可以达到去除一切错误思想完全去除的目的,就可以看清自性,就是佛的境界了。”


“各位善友,懂得运用智慧,就会懂得宇宙人生的真相。就会达到明心见性。如果知道自性是什么,就懂得了了脱生死的方法,当然就是达到永恒人生的境界。懂得了了脱生死的方法,就是到达了般若三昧(般若即智慧,三昧即禅定)的境界。也就是达到了无念的人生状态。什么是无念?如果对于一切事物,都不会影响到自身本性。也就是对待一切事物,内心都不会有任何的情绪变化,就是无念的状态了。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按照正确人生行为对待一切自身所遇到的事物,然而内心中对一切事物又都不记挂在心。随时保持自己内心中没有任何事物挂碍。使自己的内在通过自身的感知器官,可以完全的认知在外的万物,而内心中又不对任何事物产生任何情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达到一种状态,就是内心中没有任何的挂碍,没有任何的索取与欠缺之心。这样达到了人生绝对的智慧状态,即绝对的人的状态。这就是无念行,生活中就要以这种状态生活。如果把无念行理解为什么都不想,就是错误的理解了佛学所讲的无念,是错误的思想。


“各位善友,懂得了无念的道理,所有的正确做人的道理就都会懂了。懂得了无念的道理,就是达到了佛的境界。懂得了无念的道理,就可以了脱生死,不在六道轮回,而回归佛道世界。”


“各位善友,后人如果按照佛学去修行,用我这里所讲的道理去修行。如此发愿终身都按照佛学道理去生活的话,一定会有所成就,而达到佛的境界。如果把我所讲的修行方法往后代传的话,一定不要有所隐瞒,也不要有任何的偏离。对待那些有其它信仰的人,就不要在他们当中传授我的这些修行的方法了(私下是可以的)。如果在他们当中公开的宣讲我所讲的道理,就是对他们信仰的不尊敬,也是对他们的教主的不尊敬,那样做没有什么好处。也许那些人不理解佛法,还有可能做出谤佛、谤法的事情来。而百千劫都断了佛的种子,而无法接触到佛法。”


“各位善友,我有一首可以到达无相的偈,可以方便大家按照去做,不管是出家人还是普通人,都可以按照其中意思去修行。如果不按照去做,只记住词语,对自己是没有用的。下面就是这首偈”(作者注:这里保留原偈,加上注解方便理解)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道理要明白,就好像太阳在天空一样透彻。只有佛法,才是人生的真理)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真理没有难易好坏之分,只有自己理解的正确与否。这里所讲的道理,那些执着于自身正确的人,不懂得改变自身的愚人是无法理解的。)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真理的讲解有很多种,但是讲的道理都是一样的。烦恼在我们思想中存在,就像黑暗的屋子。太阳就是真理,只要懂得真理,黑暗的房间就会光明,我们的烦恼就会消失。)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不懂得真理,不按照真理去做,烦恼就会来到。真理就是铲除烦恼的唯一方法。达到心中没有烦恼,也就不用真理了。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达到了清净本性。)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每个人的本性就是佛性,如果对于外界心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就是有妄想,就污染了本性,而覆盖住佛性。所以说清净的本性是存在于被污染的妄想当中。只要保持清净的本性就不会有各种烦恼与痛苦。)


【三障】


 (名数)障正道害善心者有三:一、烦恼障,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二、业障,五逆十恶之业。三、报障,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世人如果按照佛学所要求的去做,一生都不会有任何的不良的事情发生或者危险发生。随时要懂得在自身当中找过错,这样才与真理所讲要求的是相同的。)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世间万物都有自身的生活方式,都是按照自然规律生存。相互之间没有什么相互妨碍的地方。注:狼吃羊是按照自然规律生存,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侵害他人利益。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生存,也就是不按照真理生存,偏离了真理,终身都不会达到正确人生的标准,而终身都会有危险发生。)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不按照真理去做,终身都会有坎坷与不幸发生。到死的时候后悔也晚了。如果打算懂得真理,就要按照正确的真理去做。)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如果自身不懂得真理,也不想要学习真理。就像闭着眼走路,一定会走错路。那么什么就是懂得真理了那?就是只看到自身的错误,而不去指责他人。)


闇:音 安。 <动> 形声。从门,音声。本义:闭门。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如果不懂得随时找自身的错误,而总是指责他人,就是自身的错误的表现。他人有过错,我自身不能有过错。如果不懂得这些,而去指责他人,那么就是自身的错误。)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只要自身的人生没有过错,自身就达到了破除烦恼的目的。世间的各种恨与爱,都不要存在于自己的心中,注:这就是前面我们讲的无为的状态。这样就会达到安逸的人生。)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如果打算教诲他人,即看到他人的错误,不是不去管,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管。也要教诲他人要用正确的方法。就是要到达真正的可以使对方信服的方法。这样就是正确的教育他人的方法)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是教化世间人的,不会使用世间人不理解或者做不到的方法。那些谁都不理解的行为或者方法是无法自身找到智慧的,就好像要在兔子头上找到鹿角一样,无法实现。)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真理是告诉人们脱离六道轮回,回归佛道的方。邪见是无法脱离六道轮回的。如果内心中达到了无正无邪的状态,注:有正就有邪。所以要达到无正无邪的状态,就是达到了的本性状态,智慧就会自然显现出来)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这首偈讲解的是一种直接告诉人们如何脱离六道轮回的最直接的方法,顿教,即最快捷最立竿见影的懂得真理的方法。这里所讲的都是大乘佛学思想。如果这里讲的思想你无法理解,那么永远也无法脱离六道轮回,如果可以明白,当时就可以得道成佛。)


六祖惠能继续说:“今天给大家讲这种明心见性的方法,愿大家听后都可以理解,都可以达到明心见性,直了成佛的境界。”


今天来听课的各位官吏与僧众,还有百姓,闻听惠能的讲法,都明白了佛学的道理,明白了如何正确做人的道理。都恭敬的对惠能行礼,赞叹惠能为大家所讲的法。都感觉惠能就是佛。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六祖坛经讲记.净空法师讲述 下一篇如本法师佛学讲座讲义--六祖坛经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