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禅宗五家

临济宗创始人— 义玄  
义玄(?-867年)唐代高僧,镇州(今正定)临济院住持,佛教临济宗创始人,俗姓邢,曹州南华县(今山东东明县)人,自幼聪颖。长以孝闻,落发受戒后,精研佛典,后游方参学,一惮艰苦。首谒洪州黄檗山(今江西宜丰西北)希运禅师,次到高安参谒大愚禅师,得悟黄檗宗旨,返回黄檗山,习禅20年,受黄..
更新:2013-02-12   / 点击:292    【查阅全文】
临济大师──临济宗初祖
临济义玄大师,唐朝人,临济宗初祖。 幼负出尘之志,披剃受具足戒后,博通经论,精究律学。 首参黄檗希运,又礼高安大愚,于言下大悟,复还黄檗, 受其印可。继以行脚参禅,与大老交锋,故丛林有「临济游方,气吞诸方」之说。师接化学人之法有「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四..
更新:2013-02-12   / 点击:307    【查阅全文】
临济正宗心虔本焕长老传略
本焕长老是当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佛门泰斗和禅门宗宿,南禅临济宗法派第四十四代传人。长老法名心虔,法号本幻,亦名本焕。俗姓张,名志山,1907年9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西张湾村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就读本村私塾学堂,勤奋好学,受孔孟儒学思想的熏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矗因父亲..
更新:2013-02-12   / 点击:382    【查阅全文】
明成祖的智谋家——临济宗高僧道衍禅师
翻开《明史?列传》,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姚广孝,禅门称道衍和尚。他的一生即不为富贵荣华所惑,矢志为僧;又是不避尘累,运用他的雄才大略,帮助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又为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在惠能大师后极盛于唐宋,至明代时南禅的临济宗尤盛于它宗,素有“临济临..
更新:2013-02-12   / 点击:263    【查阅全文】
兴化存奖禅师
兴化存奖禅师,河北蓟县人,俗姓孔,为孔子的后代,生于唐文宗大和四年(公元八三○年),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示寂(公元九二五年),世寿九十六岁。承临济义玄大师的法嗣,乃临济宗第二世祖师。 参学与彻悟 存奖禅师的剃度恩师是盘山有院晓方禅师,又曾经到钟陵向当时有“仰山小释迦”之称..
更新:2013-02-12   / 点击:300    【查阅全文】
临济高僧圆悟克勤大师 
禅宗临济一脉,自晚唐义玄大师(787--867)创立后,六传至北宋石霜楚圆,分为杨岐方会(992-1069和黄龙慧南(1002-1049)两派。其中杨岐方会一派,后成为临济正宗。可以说临济宗后期的历史,也就是杨岐方会一派的历史。 杨岐方会再传至五祖法演(?-1104),(五祖是指湖北省蕲春县的五祖山,法演曾长期在..
更新:2013-02-12   / 点击:298    【查阅全文】
希运禅师与黄檗祖庭
灵山秀水 南宋礼部尚书、大学者王应麟曾游黄檗山,赋诗一首:“黄檗去无踪,清流出涧中。乍疑飞冻雨,还觅透寒风。湛性非尘溷,闻根与暗通。曹溪留一滴,清味此应同。”黄檗山不知踪影,唯见清流飞瀑,而曹溪六祖的血脉却在此处生根开花。上溯一千一百年,唐宪宗第十三子李忱,少时行为古怪,喜..
更新:2013-02-12   / 点击:305    【查阅全文】
临济宗的创立:黄檗希运禅师
禅宗自从南北分宗,就开始走上多头发展的道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势由盛趋衰,而禅宗则名家辈出,山头林立,呈现出繁荣景象,宗密所撰《禅源诸诠集都序》,谓其所述禅门诸宗“殆且百家”,南侁、北秀、牛头、石头、荷泽、保唐、赵州,诸宗大师龙吟虎啸、各擅胜场,禅宗由此走向鼎盛。由于社会历..
更新:2013-02-12   / 点击:284    【查阅全文】
临济高僧丈雪通醉
丈雪通醉禅师,俗姓李,四川内江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阴历10月15日。父名李梅,母姚氏,皆以耕织为业,生活贫苦。禅师幼年气质矜持,成年后性情宽厚沉静。六岁时(1616年),即被笃信三宝的父母送往四川江安县古字山一禅寺中,依胞叔清然禅师落发,得法名“通醉”。他在寺中,每日诵习《..
更新:2013-02-12   / 点击:283    【查阅全文】
临济高僧破山海明
朱明一代,临济宗盛行。迨至中叶,出了一位法龙门象笑岩德宝大师(1512-1581年,字月心),他自幼出家,受戒后便南北弘法,游方传教,以禅道接引诸方学者,晚年定居北京柳巷精舍。史称明末四高僧中的三位——云栖株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都曾从之叩问禅要,其著..
更新:2013-02-12   / 点击:268    【查阅全文】
临济宗僧谱
迦叶二十八传至达摩。达摩五传至曹溪六祖六祖后派列五家。六祖传青原思祖。思传南岳石头迁祖。迁传药山俨祖。俨传云岩晟祖。晟传洞山良价禅师。价传曹山本寂禅师。后人尊为曹洞宗。 又石头传天皇悟祖。悟传龙潭信祖。信传德山鉴祖。鉴传雪峰存祖。存传云门文偃禅师。曰云门宗。 又存传玄沙备..
更新:2013-02-12   / 点击:301    【查阅全文】
临济宗禅髓诗研究
每一宗派的禅学思想都有其最为典型的部分,即禅髓。禅髓诗,指通过诗歌语言艺术,或显或隐、或明或暗地表达禅学精髓的诗歌。这些诗歌,或用直陈其事手法,直接表达禅学感悟;或用象征比喻手法,间接表达禅学感悟;或一扫直陈、象喻的定势表达手法,既不用直陈,也不用象喻,而是通过现量的裸裎,来..
更新:2013-02-12   / 点击:270    【查阅全文】
临济义玄与临济禅法
贫僧于1982年出家,曾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参学与禅修。身为临济子孙,一直想参拜临济祖庭。今年1月18日,有缘从北京去正定,夙愿得偿。瞻拜澄灵塔时,义玄祖师如在目前,临济棒喝似在耳际,直契吾心。是日巧遇从普陀山竹林寺去的本泉禅师。本泉禅师亦曾在云居山真如寺禅修多年,现正肩负着复兴临济祖..
更新:2013-02-12   / 点击:272    【查阅全文】
临济禅师语录讲话
惟觉撰述 心印笔记 〇语录 只拟求佛,佛是名句,你还识驰求底么?三世十方佛祖出来,也只为求法,如今参学道流也只为求法,得法始了,未得法依前轮回五道。云何是法?法者是心法,心法无形,通贯十方,目前现用。人信不及,便乃认名认句,向文字中求,意度佛法,天地悬殊。昔义: ①轮回..
更新:2013-02-12   / 点击:261    【查阅全文】
临济义玄禅学思想述评
禅宗五家中,以临济宗最具中国禅的特色,而开创临济这一系的,是义玄禅师。铃木大拙在《禅与西方思想》中称他是“中国禅宗思想史上第一位禅师”。 义玄(?一867),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省东明县)人。关于义玄生平的记载,较完整的是《临济慧照禅师塔记》,由义玄的嗣法弟子作,《大正藏》将其..
更新:2013-02-12   / 点击:289    【查阅全文】
临济宗 禅诗 
每一宗派的禅学思想都有其最为典型的部分,即禅髓。禅髓诗,指通过诗歌语言艺术,或显或隐、或明或暗地表达禅学精髓的诗歌。这些诗歌,或直陈其事,径截表达禅学感悟;或象征比喻,间接表达禅学感悟;或通过现量的原真呈显,来表达禅学感悟。临济宗禅学感悟的精髓,主要体现在“无事是贵人”、“无..
更新:2013-02-12   / 点击:264    【查阅全文】
临济宗禅诗-无依道人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第54—56页 无依道人 “无事是贵人”、“无位真人”都有不向外求的特征,而“无依道人”则是不向外求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主体的自足圆满。要达到“无依”的境界,首先必须认识到“无衣”。《临济录》指出,接机时运用的种种方便是“衣”;..
更新:2013-02-12   / 点击:263    【查阅全文】
临济宗禅诗
禅宗自菩提达摩六传至慧能,下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二位巨匠,南岳之下经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传至临济义玄?~867。义玄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住镇州临济院,接化徒众,大振禅道,以机锋峻峭著称当世,遂成临济宗。义玄之法嗣有兴化存奖、三圣慧然等22人。存奖之下,经南院慧颙传至..
更新:2013-02-12   / 点击:301    【查阅全文】
禅学的黄金时代:临济宗的祖师临济义玄 
一提到临济义玄,我们便会想到他那彻底,倔强的个性,和求道的热情。他是山东曹县人,俗姓邢。我们不知道他生于那一年,大约九世纪初,死于公元八六六年,或稍后。 从临济的赋性来年,他是一个道地的北方人。幼年时,便立志出家,虔诚求道。虽然他后来的开悟也是很突然的,但在通向悟道的路上,..
更新:2013-02-12   / 点击:265    【查阅全文】
临济宗历史
临济宗,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从曹溪的六祖慧能,历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一直传到临济的义玄禅师。义玄(?-867)从希运禅师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广为弘扬希运禅师所倡启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
更新:2013-02-12   / 点击:288    【查阅全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