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六祖坛经.流通本.白话解(七)
2011-06-09 11:58:41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 】 浏览:6344次 评论:0

机缘品第七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盘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注:六祖自从在黄梅五祖那里得法以后,就回到韶州的曹侯村.没有人知道六祖得法这回事.当时,有一位儒学之士叫刘志略,很尊敬也很优待六祖,刘志略有一个姑姑出家为尼.法名:无尽藏.经常诵持大涅盘经,师刚一听到,就知道经文的妙理,就为她解说,无尽藏比丘尼于是就拿着经文请教六祖经上的文字,六祖大师说:文字我就不认识.义理你可以问.比丘尼说:连文字你都不认识,怎么可能明白义理呢?六祖大师说:诸佛所要阐述的奥妙道理,与文字并没有多大关系.比丘尼听了六祖的演说感到非常惊异.于是就到处传告乡里的有德望的长者说:这是一位得道之士,大家应当供养他啊!


  礼遇:以礼相待.


  耆德:德高望重的长者.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馀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注:有曹操的玄孙叫曹叔良和一些村民,听了比丘尼的传说以后,都争着来拜访六祖,当时,宝林古寺自从在隋朝末年被战乱破坏,于是就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修盖了寺院.请六祖来居住.不久,这里就成为很有名气的寺院了.六祖在这里住了九个多月,又被那些抢衣法的人找到了.六祖于是就在前面的山上藏了起来,那些恶人就放火烧山.六祖钻进大石缝中而幸免遇难,六祖坐过的那块石头现在还留下当年六祖的膝盖痕迹以及所穿衣服的布纹.因此.就叫这块石头为:避难石.六祖这时想起了五祖嘱咐的要逢怀则止,遇会则藏这句话.于是就在怀集与四会这一带隐居起来.


  魏武侯:就是曹操.因其死后,他的儿子追封他为魏武帝.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注:法海比丘,是韶州府曲江县人,第一次来参礼六祖,就问:即心即佛的道理,请和尚开示.六祖说:保持前念不起妄念就是真心显现,能够保持后念明达不令断灭就是佛.执著于一切相就是妄心,能够离一切相就是佛.我要是想把即心即佛的道理全部讲完,那么,就是说无量劫也说不完呀.听我为你说一首偈子:真心就是智慧,能够一心不乱就是佛,定与慧均等修持,时刻保持清净无染,能了悟这顿教法门,要从你的自性下手,定是体,慧是用.体与用本来是无生.做到定慧等持就是了证.法海言下大悟,当时就作偈赞叹说:当下这一念保持清净无染就是佛,不能自己证悟就是自性迷昧,我今天明白了定与慧等持的道理,定与慧同时修证就能,远离诸相


  僧法达,洪洲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己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师又曰:‘汝名什麽?曰:名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注:法达比丘,洪州人,七岁就出家了,经常诵法华经,前来礼拜六祖,头不着地,六祖诃斥他说:礼拜时,你的头都不着地.还不如不礼拜了.你的心中须定有放不下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会让你不得释怀呀?法达说:我念诵法华经已经念三千遍了,六祖说:你如果念到一万遍,能悟得经文的妙义,而且,还没有自大我慢的心理,那么,你就是与我的见地一样了.你现在已经姑负了你诵经的大好事业,自己还不知道过错,听我为你说一个偈子:礼拜本来是为了折伏自己的我慢,头为什么不着地?心存我慢罪业就会生起,没有苟求功德之心那么,你所获得的福德就无法衡量.六祖又说:你名字叫什么?回答说:叫法达.六祖说:你的名字叫法达,你可曾通达佛法?于是又说了一个偈子:你现在的名字叫法达,要勤诵经典不停歇,只是循声逐句地念诵是徒劳的,真正明心才是菩萨,你今天与我是有机缘相见,所以,我为你解说.只要你相信佛说是无言之说,妙法莲花就会自然从口而发.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共有七卷二十八品.


  慢幢:我慢之心就像幢一样高.


  奚:为什么.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於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於相离相,於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注:法达听了偈子以后就忏悔说:从今以后,我应当恭敬一切,弟子只是读诵法华经,并没有理解经的妙义,心中经常有很多疑惑,和尚你智慧广大无边,希望能为我简略解说一下经中的义理,六祖说:法达,佛法本来就是通达的,只是你的心没有通达呀,经文本身并没有疑惑,是你的心有疑惑,你念诵的法华经,是以什么为宗旨呀?法达说:弟子根性愚钝,向来只知道依照经文念诵,哪里知道宗趣呀.六祖说:我不认得文字,你试着拿经文念一遍,我当为你解说.法达于是就高声读诵,当他读到譬喻品的时候,六祖说:停下来吧,这部经原来是以:佛以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为宗.纵然说出多少种比喻,也不会离开这个宗旨啊.什么是因缘呢?经文上说:诸佛世尊,都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所谓一大事,就是佛的真知见啊.世人凡夫,不是外迷诸相,就是内著于空,如果能够做到,在相上而即离一切相,在空境上而能即离于空相.就是内外都不迷昧,如果能够悟得此法,就会在一念之间心地顿开,这就是开佛知见啊.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於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入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牛爱尾?


  注:佛,就是觉呀,分为四门:即令众生开觉知见,示众生具觉知见,令众生悟觉知见,令众生入觉知见.如果能听到开示时,你就能顿悟契入,就是觉知见啊,本来人的自性,就会现前啊,你要注意,不要错解经义呀,看见经文中说:开示悟入,就认为那是佛的知见,我等凡夫不具备佛知见,如果你是这样理解的,就是诽谤经文,也诽谤佛啊,你就是佛,已经具备佛的知见,何须还要再开什么佛的知见啊.你现在应当相信了,所谓佛知见,说的是你自己的心,心外再没有别的佛知见了.都是因为一切众生,自已盖覆了自己的心性的光明,贪恋六尘外境,执著种种外缘而内扰心性,心甘情愿受尘劳所驱驰.所以,才烦劳了世尊,苦口婆心地为众生说种种脱离诸苦而入正定之法,要众生息却诸妄想,不要向外驰求,原本就与佛无二无别,所以,说是开佛知见啊.我也经常劝大家,要在自己的心中常常开佛知见,世间的人,心中不存正念,愚昧迷执,造种种罪业,口说善言却心存恶念,贪爱嗔恚,嫉贤妒能,谄媚妄语,自大慢他,侵犯他人损害他物.这就是自己开的众生知见啊.如果能够正心念,常常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心,不生恶念而常行善行,就是自己开佛知见啊,你一定要保持每一念都开佛知见,而不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就是出世之法,开众生知见,就是世间法啊,你要是不辞劳苦,执著于念诵,把诵经当成功课,这与嫠牛爱惜尾巴有什么区别呢?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注:法达说:像你这样说,只要悟得经文的妙义,就不用诵经了吗?六祖说:经有什么过错?难道防碍你念诵了吗?只是因为迷与悟是由于人不一样啊,能不能从经文中受益也决定于你自己呀,口中念诵,心能行持,就是能够转得经文,得意自在,如果只是口念,而心中不去实践,不去按经文上说的去做,就是被经文所迷转啊,听我为你说一个偈子:自心迷昧就被法华经所转,能悟经理就是转法华经,只是口中念诵,很久不去悟明妙理,难道你与经文的妙义有仇吗?无所执著就是保持正念,有所执著正念也会变成邪念.有与无都有去执著度计,就能永远驾驭着白牛车呀.法达听完偈子.不觉涕泪悲泣,于言下当即大悟,汇报给六祖说:法达从很久以来,确实不曾转得法华经,而被经所转.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於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馀乘。若二若二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


  注:法达再一次请教说:经上说:一切声闻以及菩萨,都尽其思维度量,也都不能测知佛的智慧,现在,你只让凡夫但能觉悟自己的心,就说是佛的知见,要不是上等根性之人,难免要起疑惑和诽谤.还有,经文上说三车,羊车,鹿车,与白牛车,怎样区别?希望和尚能够再一次开示我,六祖说:经文的妙义本来是清清楚楚的,只是由于你自己执迷经文反而与妙义相违背,一切三乘行人,所以不能测知佛的智的根本原因,毛病就在思维度量上啊,任凭他费尽心思去推测,反而,越是这样去推测,越是更加不能测佛智,佛本来是为不觉的凡夫而说法,不是为觉悟的人说法的,这个道理还不相信的人,任凭他退出法席,竟不知道自己本身正坐在白牛车上,却要向外面再寻找三车,况且经文分明向你说,只有一佛乘,并没有其他乘,或说二乘,或说三乘,以至于说无数方便法,还有那些种种因缘比喻的言词,都是为一佛乘而言说的.你为何不能觉悟呢?


  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羊车:小车,不能载货,形容声闻乘只能自度,不能度人.鹿车:中车,能载一点货.形容缘觉乘的行人能自度,兼能度亲属.牛车:大车.能载多货.形容菩萨乘的行人,不但能自度,而且能度众生.


  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真,归真之后,真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师曰:‘汝今后才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注:羊鹿车三车是佛假设的三乘方便法,是为从前众生迷昧而权且方便说,一乘才是佛的真实说.是为现在众生而说.就是让你去三乘方便假说而归到一乘这真实相法上.你归到这一乘真实之后,连这一乘真实也要不立,应当知道,自性中所有宝贝都是你自己.由你去体会自性的妙用,更不要说这妙用是佛祖<父亲>的想法,也不要说这妙用是众生<穷子>的想法.也不要有这妙用如何应用的想法,这才叫做真正的受持读诵法华经啊.能够做到这样,你才真正做到了从无量劫到现在,从来就没有放下过法华经,从早到晚,没有一刻不在读诵法华经啊.法达蒙受六祖的开示,高兴得手舞足蹈,用偈来称赞说:经文我诵了三千遍,来到曹溪,在一言之下就全部消化,不明了出离苦海的道理,怎能歇息我累生累世的妄想?羊鹿牛三车只是权且方便设施,是初中后三个阶段的宣说,有谁知道人的火宅之内,原来自有法中之王!六祖说:从今以后,你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念经僧啊.法达自此领悟到了法华经的真实义理,也没有停止他的诵经事业.


  珍财:法华经比喻品中说的财用和宝藏.有人说是指佛法.祖惠居士说,这里应当理解为自性的妙用.


  父想:法华经中所说大富长者,这里应当理解为如来.


  子想:法华经中说的穷子.这里应当理解为一切众生.


  亡:这里是消化掉了.


  火宅:三界之中动乱无安,犹如火宅.这里当理解为色身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馀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凡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驶求者,终日说菩提。


  注:智通比丘,寿州安丰人,初发心时就看楞伽经,差不多有一千多遍了,还不能通晓三身四智的义理,前来顶礼六祖,请求六祖为他解惑,六祖说:三身啊,所说的清净法身,指的就是你的本性啊,圆满报身,指的就是你的智慧呀,千百亿化身,指的就是你的行为呀.如果离开自性而另外来谈三身,就是有身无智呀,如果能够了悟三身本无自性之理,就是四智菩提呀,听我为你说一首偈子:自性之中本具三身,心地发明就会知道三身与四智的关系,不必去除见闻这些外缘,就能超然而直入佛地,我现在为你所说之法,你要深信永远不再迷昧,不要学习心外求法的人,终日里只能在口头上讲说菩提!


  三身四智: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智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於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注:智通又再请教说:四智的法义可以给我讲一讲吗?六祖说:既然会了三身,自然也就明白了四智,何以又问这问题呢?如果离开了自性的三身,也就不要另外再谈四智了,这就是有智无身了.既使这样就算是有智,也与无智没什么两样了.又说了一首偈子:你证得了自性的清净本体就是证得大圆镜智,你除去了心中的我执与法执等等诸尘病,你就证得了平等性智,你能在应机接物之时,了了明明而不见是非功过与分别计度.你就证得了妙观察智.你的前五识在随事应用时能够悉入正受,像镜子一样,把事相清楚地显现,你就证得了成所作智.虽然在法义上说:五八识果上转六七识因中转.只是在名相上言而非是转实性本体呀.如果在转处不留情见,虽然染净多途却永远都在正定中.


  那伽定:那伽,是龙.那伽定,是指龙能变化而不失定力.这里理解为正定.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注:以上就是转识为智,教中说: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然说六七识在因中转,五八识在果上转,只是转他的名相,而不是转他的实体呀.智通顿时悟达了性智.于是就呈一首偈子说:三身原来就是自性本体.四智原来也是地自心明悟之中.三身与四智圆融无碍,应物随缘任运从容.执著于修行也是妄念,执著于三身四智也不是真精明.三身四智的妙理因为师父的开示而知晓.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污染于权且假设之名


  僧志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


  注:智常比丘,信州府贵溪县人,在孩童时代就出家了,立下壮志一定要见性,有一天来参礼六祖,六祖问他说:你从啊里来?想要求学什么?回答说:弟子近日前往洪州白峰山礼拜大通和尚,承蒙开示我见性成佛的道理,可是,还没能解决我心中的疑惑,因此,远道而来参礼和尚,请和尚慈悲开示弟子,六祖说:大通和尚有什么话?你试着说说看,回答说:智常到他那里,一共住了三个月,没有得到教诲,我因为求法心切,一天傍晚,独自一个人进入了他的方丈室,请教他什么是我的本心和本性的问题.大通和尚说:你看见虚空了吗?我回答说:见了.他说:你看见虚空有相貌吗?我回答说:虚空没有形状,哪来相貌啊?他说:你的本性,就像虚空,了然没有一物可见,叫作正见.没有一物可知,就是真知啊.没有青黄颜色和长短形状,但见得本源清净无染,觉体圆融明彻,就是见性成佛,也叫做如来知见.


  髫年:幼年.


  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今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常闻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注:弟子虽然听了这样的教诲,还是没有解除我的疑惑,请和尚开示教诲,六祖说:那位师父所说的,还存有知见啊,因此你现在不能了悟,我现在为你做一首偈子:不见一法,可是心中还存有无的知见.就像是被浮云遮住了太阳,不知一法,可是心中却还执著这个空的知见.还像太空中现生的闪电.这种知见一旦生起,你就会误认为这个知见是对的,有这样的观点产生你怎么能够打开方便之门?你应当明了这一念是不正确的,那么,自性的灵光就会经常显现.智常听完了这个偈子,立刻豁然开朗,于是就表述了一个偈子说:凭白无故地,心中就生起了知见,执著于相来求菩提,心中稍有一丝寻求悟的迹象,怎么能超越这宿昔的迷业.自性觉悟的根源本体,随时都能觉照这妄念迁流.要是不来到祖师的殿堂.还是那么迷茫地执著边见啊.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注:智常一天请教六祖说:佛说三乘的教法,又说最上乘,弟子不理解,希望和尚能为我解惑.六祖说:你应当观照自己的本心,不要执著于心外的法相,佛法没有四乘之分,只是人的心各不相同,如果只能凭眼见和耳闻的功夫,读诵经典的人,是小乘,如果你能够明悟佛法,解说义理,那你就是中乘.如果你能明了佛法而依法修持,就是大乘.如果万法圆融,而具足完备,一切不被熏染,远离法相,到了一无所得的究竟.才是最上乘,乘是运载以行之义,不是在口头上说得的,你必须自修自证,不要问我了,自性在一切时中,都是如如不动的,智常顶礼致谢,从此侍奉六祖大师,一直到六祖谢世。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盘经,十载有馀,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於此疑惑。师曰:‘汝作麽生疑?’曰:‘一切众生,当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灭?何身受乐?


  注:比丘志道,广州南海人,向六祖请教说:弟子自从出来以来,看涅磐经十多年了,没有明了经中的妙义,希望和尚你能够开示我,六祖说:你什么地方没有明了?回答说:诸行皆无常,这是生灭法,当生与灭这些幻相都灭尽了,就会证得寂灭涅磐的恒常安乐,在这个偈子上有所疑惑,六祖说:你为什么会有疑惑呢?回答说:一切众生都有二身,就是所说的色身和法身,这个色身是无常的,因为他有生有灭,这个法身是恒常不变的,是无知无觉的.经文上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道是哪个身入灭了.哪个身在受乐呀?!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大涅磐经上的一首很著名的偈子,也叫雪山偈.是因为当年世尊在雪山之上修行,献身求偈了故事.故事从略.解释一下这个偈子,在当今,解释的人也很多,所以,观点也就多.我是这样理解的:诸行是无常的,这是生灭之法.当生与灭这些幻相都灭尽了,就会证得寂灭涅磐的恒常安乐.就像水上的波,因风而起.如果风平.自然浪静.生与灭的幻相.亦复如是.而本体,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说:生灭灭已,就是不生不灭.就是寂灭涅磐.就是恒常安乐.


  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於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盘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注:如果说是色身,那么,色身在坏灭时,地火水风四大和合的肉身一时分散,这完全是苦的,苦就不可以说乐呀.如果是法身入于寂灭,则如草木瓦石一样无知无觉,那个当来受此真乐呀?还有,法性是生灭法中的实体,五蕴是生灭法中的相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的,生就是从性体而起相用,灭就是摄相用而归性体.如果说有来生的话,那么有情众生就不断不灭了,如果没有来生的话,就会永远归于寂灭,这同无情之物一样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切万法都会被涅磐所禁伏,生且不能得生,还有什么乐可言呢?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於寂灭;又推涅盘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


  注:六祖说:你是佛门弟子,为何修习外道的断常邪见?而随便议论最上乘法呢?按你所说,色身之外另有法身,离了色身的生灭另求法身的寂灭,又推测涅磐常乐,说是有身在受用,这就是执著吝惜生命的生与死呀.而贪著世间的快乐.<这怎么可以了脱生死呢?>你现在应当知道,佛为一切迷昧众生,妄认五蕴和合之身为本体相,分别妄计一切法为外尘相.


  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盘,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盘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盘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注:贪生厌死,妄念迁流不断,不知人生如梦,虚假不真,枉受轮回生死,却将常乐的涅磐看成是苦相,整日里忙碌寻觅,佛为怜悯此等众生之故,才指示涅磐真乐.刹那之间生而没有生起之相可见,刹那之间灭而没有灭相可寻,更没有生灭之相可灭的,这才是涅磐寂灭分明现前的境界,正当这种境界现前之时,也没有现前之量可得,这才叫常乐呀.这种常乐本没有受者,也没有不受者,哪里有什么一体五用之说呀?何况你还说涅磐是禁伏一切法,使永不受生.这就是诽谤佛法呀.听我说一首偈子: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注:至高无上的大涅磐,是圆融净明真常灵照,凡夫愚人说入涅磐是死了,外道执著于涅磐而成断灭.所有追求涅磐的二乘人.也误认为是无作.这都是情识分别所执,是六十二种边见的根源,妄立种种虚假的名相,那有什么真实义?只有特殊的利根之人,才能通达涅磐之理不取不舍.因知五蕴之法义,以及五蕴中的我.外境所显现的各种色相,以及种种不同的音声之相.一切平等而视如梦幻.不起凡与圣分别的情见,也不作涅磐计执之解,二边三际都断然不生,常顺应诸根而应用.心中不生起诸用之想,能够了了分明一切法相,而不起分别诸法之想.这样,既使是劫火烧干海底,灾风鼓动诸山相击,但是,这真常寂灭之乐,就是如如涅磐之相啊.我现在勉强说是涅磐相,是让你舍去不正确的见解呀.你不要追逐语言文字求知求解.肯许你知道一小点佛法.志道听完偈子顿时大悟,欢喜跳跃顶礼而退!


  六十二见:是外道的邪见.以五蕴为起见的对像,依色法与心法为根本,如: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为对象起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四种.五蕴分别与此四种相对.则成二十见.再分别与:有边际,无边际,亦有边际,亦无边际,非有边际非无边际.也成二十见.再与:有去来,无去来.亦有去来,亦无去来,非有去来,非无去来.也成二十见.共六十见.加上:根本的色心二见.为六十二见....此六十二见.也是众说纷纭,长阿含经上有一种说法,涅磐经上有一种说法.大品般若经上也有一种说法.而且.还专有经云:六十二见经.我认为,这些只不过是一些外道名相.只作一般了解就可以了.


  二边三际:二边,是指有与无.常与无常等二分对待的边见.是生灭法.三际:过去现在和未来称为三际.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师曰:‘汝曾作什麽来?’曰:‘圣谛亦不为。’师曰:‘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号弘济禅师。


  注:行思禅师.出生在吉州安城的刘家,听说曹溪六祖禅风高峻,弟子众多.闻名全国.于是.行思禅思就直接来参礼六祖,问六祖说:应当怎样修持才能不落阶级呢?六祖说:你曾做过什么事情来呢?回答说:<我连佛讲的>圣谛也不去追求,六祖说:你这样修持有什么阶级呢?回答说:圣谛尚且不为.还有什么阶级可落呢?听了行思禅师的对答,六祖非常器重他,就让他做寺院的首座,有一天,六祖对行思禅师说:你应当分担一个区域的教化.不要让正法断绝.行思禅师既已禀承了顿教正法,便回到老家吉州青原山,弘扬正法,绍隆教化,被追封为:弘济禅师.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扣。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什麽物,恁麽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敕谥大慧禅师。


  注:怀让禅师,金州杜家的孩子,最初拜嵩山惠安国师为师,惠安派他到曹溪来参礼六祖,怀让来到曹溪.顶礼六祖,六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回答说:嵩山.六祖问:是什么?怎么来?回答说:说他像一个什么东西就不可以了.六祖说:还可以有修证吗?回答说:修证不是没有,只是没有污染罢了.六祖说:就这个没有污染的清净心.是诸佛所共同护念.你既然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子.西天竺国的般若多罗有预言说:你的门下将来要出一个小马驹,纵横驰骋,没人敢挡.应当默记在你的心里,不要早早地说出来.怀让禅师豁然契心领悟.于是就服侍在六祖左右一十五年.一天一天地参悟到了禅的极奥妙!后来,怀让禅师来到南岳衡山.大振禅宗的宗风.被封为:大慧禅师.


  什麽物,恁麽来:机峰语:是说<自性>是什么?<自性>怎么来,意思是有没有去来.


  谶:预言.


  出一马驹:是指后来怀让禅师门下的弟子马祖道一


  踏杀天下人:纵横驰骋,没人敢挡.引申为:禅风峻烈,度人无数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於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云:‘愿仁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注:永嘉玄觉禅师,温州人,自幼就研究经论,尤其精通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因为读诵维摩经得以发明了心地.六祖的弟子玄策偶然去走访.和他畅谈,发现玄觉所阐述的禅理都与诸祖意旨相合.于是,玄策就说:仁者你得法的师父是谁呀?回答说:我听大乘方等经论,每一部都各有师承,后来,我因看维摩经而悟得了佛之心宗.可是,到现在还没有遇到可以为我印证的人.玄策说:在威音王佛未出世以前,说无师自悟还可以,在威音王佛出世以后,说无师自悟的,都是天然外道.玄策说:希望仁者你能为我印证.玄策说:我的能力不够.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信众都聚集在那里,并且,凡是到六祖那里的人,都得到了正法的传授.如果你要是也去曹溪,我愿意与你一同前去.


  天台:天台宗.隋朝的智者大师,住天台山,入灭后,后世谓其所判之教为天台宗.


  止观法门:止是禅定的胜境,观是智慧的功夫,止由观得,故是惺惺的寂寂,观旨在止,故是寂寂的惺惺.所以,止观法门,就是修定慧合一的法门.


  剧谈:畅谈.大谈.特谈.


  方等经论:方等乃至大方广,是一切共不共大乘法藏的总名.这里指诸大方广的经论.


  威音王:是空劫初成之佛.在他以前,没有佛.第一尊佛.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玄觉方具威仪礼拜。


  注:玄觉于是就同玄策一同来参礼六祖.玄觉绕六祖行三周,然后,手中的锡杖用力振了一下地.就站在那里不说话.六祖说:出家人啊,应当具有三千种威仪,八万种细行.大德你是从哪里来,我慢之心如此之大?玄觉说:只因了脱生的事太大.无常大鬼来的也非常迅速.我来不及拜师啊.六祖说:为什么不证得这不生不灭,而来,了却这无常迅速呢?回答说:自性本体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了却本来也是没有迟与速之分的.六祖说:是这样.是这样.玄觉这才具足威仪顶礼拜谢.


  三千威仪:是指比丘具戒之外的细微行仪.


  八万细行:大乘菩萨戒外的微细行仪.


  须臾告辞,师曰:‘返大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注:随后就向六祖请辞,六祖说:这样就回去,是不是太快了吗?回答说:自性本体并没有动与不动.哪里来的迟与速之说啊?六祖说:有谁能知道动与非动呢?回答说:大德是你自心生起的分别呀.六祖说:你已悟得无生之意!玄觉反问说:无生难道还有意在吗?六祖说:没有意在,那谁来分别呢?回答说:虽然善于分别,也不是意,六祖说:说得太好了,你就再住一个晚上吧.因此,当时的人都有称他为一宿觉.后来,玄觉禅师著有证道歌,在世上很是盛行.被封为:无相大师.当时称为真觉大师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麽?’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


  注:智隍禅师,最初参礼五祖,自称已经得到禅定工夫了.曾居住在庵堂里,长期修习静坐.已经二十年了,六祖的门徒玄策.云游到河北省的河朔.听到智隍禅师声名远播.就去他居住的庵堂拜访.问智隍说:你在这里作什么?智隍回答说:入定.玄策说:你说你入定,那么请问,你是有心入定呢?还是无心入定呢?如果你是无心入定.那么说:一切无情的草木瓦石之类,应当也能入定.如果你是有心入定,那么说:一切有情含识的众生也应当能入定.智隍说:我在正入定的时候,不见有有心无心.玄策说:你不见有有心无心.就应当是常定啊.既然是常定,那么,你为什么还说有出定与入定这说呢:?如果有出定与入定之说.那就不是大定.智隍没有话说了.沉思了很久,就问玄策说:你师承何人啊?


  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妄,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注:玄策说:我的恩师是曹溪的六祖,智隍问:六祖以什么为禅定呢?玄策说:我的师父所说禅定,法身湛然常寂,性相体用一如.五阴缘起其性本空.六尘境相也不是实有.心本不出不入.心本不定不乱.禅性本无所住,因此应离开执著于禅寂的想法.禅性本无生,因此也要离开这相能生禅的想法,心好比虚空,也没有虚空的形相可得.智隍听完玄策的论述.就直接来参礼六祖,六祖问他说:大德你为什么要到我这里来呀?智隍于是就把前面与玄策发生的辩论之事说给六祖听.六祖说:真的像玄策说的那样啊.你只要心如虚空那样,但不要执著于这个空的见解.应用之时自在无碍,或动或静都不计较.凡与圣的差别情识一并忘却.能与所相对待境全部泯绝.如此性相一如.就没有一时一刻不在定中啊.智隍于是豁然大悟.二十年来的有所得心一时全都无影无踪了.那天夜里,河北省的官员和老百姓,都听到空中有人说:智隍禅师今天得道了!智隍后来辞别六祖,又回到了河北省,在那里开坛说法,度化四众


  一僧问师曰:黄梅意旨,什么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会佛法.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膝跪浣衣石上.


  注:有一比丘问六祖说:黄梅五祖的佛法意旨,到底是什么人得了?六祖说:会佛法的人得了.这个比丘又问:和尚你还得到了吗?六祖说:我不会佛法.六祖一天想洗一下五祖所传的袈裟.可是没有好的泉水.于是,六祖就来到寺院后面大约五里多路的地方.看见山里这个地方.草木青翠茂盛.而且有祥瑞之气缭绕其中.于是,六祖就用锡杖振卓地面.一下子,泉水立即应手而出.渐渐地,泉水便在这里积成一个池子.六祖于是就双膝跪地,在石上洗法衣.


  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像.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师乃以衣酬之.辩取衣分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瘗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宋嘉祜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祷辄应.


  注:忽然有一僧前来礼拜,说自己名叫:方辩.是四川人.说昨天在南天竺国,看见了达摩大师,告诉方辩说:你快去唐朝,我所传的大迦叶的正法眼藏以及衣法.现在已经传了六代了.在韶州的曹溪.你去礼拜,瞻仰.方辩远道而来,希望能看到祖师所传的衣钵.六祖就拿出衣来给他看.然后问他说:大德你是做什么的呢?回答说:善于雕塑.六祖很庄重地说:你试着塑一个像给我看.方辩一时忙了起来.过了几天,真的塑好了一尊六祖本人的像.大约有七寸多高.线条真是极其形象美妙.六祖笑了笑说:你只了解雕塑之法.却不能悟解佛性啊.六祖接着伸出手来摩方辩的头顶.说:永远都要做人天的福田.于是,六祖就用一件法衣来酬谢方辩.方辩把这件法衣分成三份.一份披在塑像身上.一份自己留下了.还有一份,用棕叶包着埋在地下.发誓说:以后能得到这件法衣的人.就是我出世在此住持.要以重建殿堂为己任.到了宋朝的嘉佑八年.有一位名叫惟先的比丘僧.为了修建殿堂而掘土挖地.挖出来了当年的这件法衣.还与新的一样.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转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注:有一位比丘僧举述卧轮禅师的偈子:卧轮自己觉得有伎能,能够断除百般妄想.面对外境心不攀缘.菩提日日在增长.六祖听了以后.说:这个偈子没有悟明心地.如果依照这个偈子修持.会更加被束缚.因此,针对这个偈子六祖又作了一个偈子:慧能没有任何伎能.没有要断除百般妄想的想法.面对外境心念数起.不管菩提长不长。


机缘品第七学习重点:


这一品,主要阐述了六祖应机接化学人的几则公案.


第一.度化熟读涅磐经的比丘尼无尽藏.开示她: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千经万论,只为标心,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妄心.何用一切法.故知:只要明心见性,十二部经藏总是闲文字.这样,对于执著于经文的学人.就会让他放下所执.去实际理地的去证悟自心.


第二.比丘僧法海:六祖对法海请求开示:即心即佛.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讲:即心即佛.也都在讲:这个心就是佛.在这里一定要清楚地明了.这个什么样的心才是佛?六祖明确指出: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离一切相即心.成一切相即佛.在偈中又说:即心名慧,即佛乃定...也就是说:即心的心是妄念不生的清净心.即佛的佛是能离一切相而不被外境所干扰的清净本体.是如如不动.是大定.心与佛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佛是体.心是用.也就是定与慧的关系.定是体.慧是用.而且.后面法海开悟已后也说:定与慧双修离诸物.在这一点上.不可以颟颔不清.


第三.比丘僧法达:六祖开示法达如何转经而不被经文所转.也指示了禅宗学人对诵经的态度.是支持诵经的.并不是反对诵经的.当法达已经在六祖的开示后顿契本心.然后问六祖.要不要继续诵经.六祖明确地指出: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又说:汝今后可名念经僧.所以,我们禅宗学人.千万不要轻视诵经的人.一定要支持.只是要在心地上,为他破疑.破执.当他能够一念心开时.一切还要照旧.否则就会犯:谤经谤佛之罪呀.


第四:为比丘僧智通开示楞伽经中讲的三身四智:在教下,学人修行的目的就是觉悟明心,怎样才能觉悟明心而脱离生死苦海呢.就是修,就要转识成智,因为识有污染意,智是清净意.成佛了,不能说有识.要说有智.因为识已经转成智了,怎样转呢?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五识转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讲渐修次第.讲转识成智,而且详细阐述了转的时间和顺序.从欢喜地开始转.先转第六识意识,第七识末那识.能入诸根境界,善能分别,不起乱想,而得自在.即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证入一切法平等,没有高低贵贱诸分别心.也就是能对诸尘不起爱憎,即是不二性空,不二性空就是平等性智.但此处只是转了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我执分为人我执与法我执,此二执又分为俱生我执与分别我执二种.从学习与经验上起分别就是分别我执.俱生我执与生俱来.所以.见道后,分别我执可以断.而俱生我执还不能一下子断.要一点一点慢慢来.一直到了十地成佛.这个俱生我执才能断完.要想转前五识,必须先转七识俱生我执,而只有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了,第七识所依的根才能转.前五识也才转.这就是.一个依着一个转.再说:能够做到: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就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能够令诸根随时应用,悉入正受,就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以上就是教下所说的转识成智.而在这里,六祖把最繁琐的事.最难办的事,归纳为最容易的事.最简单的事.在时间上,教下要历经三大阿僧祗劫.六祖归为当下一念.在顺序上,教下纷繁复杂,六祖归为一心.只要明心见性.一切皆办.一切圆满.六祖指出: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离三身,别说四智,即名有智无身.即会三身,便明四智.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所以,在智通开悟以后说: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心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第五:在开示比丘僧智常的语言中.大家要明了.证了空.不要被这个空相所迷.证了有.也不要被你所证的有这个相所迷.还要空掉你所证得的空与有.


第六:开示比丘僧志道.在这里,六祖系统地阐述了外道的种种断常邪见.讲解了涅磐真乐的义理.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涅磐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


第七:开示行思禅师.这里我要说的是:青原行思禅师在六祖这里得法后,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禅风盛极一时.后来禅宗的五家之中.就有:法眼宗,曹洞宗和云门宗三家.每一家的始与末乃至所追求的宗旨.在以后的时间里分别阐述.这里从略.


第八.南岳山怀让禅师.在这里,大家一定要理解这句名言: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在禅宗,很多人都会识解.认为只要是见性了,就没有任何事了,一说有修有证,他就引经据典反对.其实,无修无证是指我们的自性本体而言.一切具足.一切现成.而对于一个迷昧不觉的人来说.要是不用修不用证.请问:那与一平民百姓有何区别?须知:真正领悟坛经意旨的人.随处都可以看到六祖在昭示学人如何如何去修.而且还特别强调.迷人口说.智者心行.所以说:一定要了悟祖师的本意.不要错会.再说一点:禅宗的五家之中,沩仰宗与临济宗.就是南岳山怀让禅师的弟子.

 

第九:永嘉玄觉禅师:他是看维摩经而发明心地的.到六祖这里来,只是求六祖印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禅宗的机锋禅辩.随着禅宗的发展,机锋的要求也越来越难.以至于发展到棒喝.后来的要求一语要具备三玄.一玄要具备三要.就是从这时开始发展而来的.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六祖坛经.白话注解 下一篇六祖坛经大义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