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西谷名目句解 【七卷】(一)
2018-02-13 13:48:0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552次 评论:0

国家图书馆善本佛典 第41册  No.8904


【译者缺失】

 
西谷名目句解卷之一


(此名目作者谁人未详 或传云叡山东塔西塔横川有三塔此三塔何东西南北谷有之其东塔西谷寳树坊着述云 又寳地坊证真说有 又东塔西谷莲实坊说有实否可寻今世多从莲实坊义欤三塔十六谷事以此便今引之三塔三院共云也上观院东塔五谷南谷东谷北谷西谷无动寺寳幢院西塔五谷北谷东谷南谷南尾北尾楞严院横川六谷饭室解脱般若都率桦尾戒心(已上)三塔十六谷也三院中东塔本院也尚南谷东也此三塔五个别处隐道处有素绢不着律衣着後世一三昧也东塔神藏寺西塔黑谷横川灵山安乐帝释寺都合五个处也横川灵山本尊释迦也则有五房俱慧心僧都建立也妙释坊法释坊莲释坊华释坊经释坊等也慧心毕竟一乗要决述法华经一三昧修行可思之)。

 

天台


(本山名也以处名人 集解上 集注上往见天竺名为尊汉土处为敬 弘决一土云西方风俗称名为尊此方风俗避名为敬(文) 显性录一(十一)同之)。


(○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亦显也在万物顶显然可观故名天 集解上 小补韵会六(二十四丁)法苑珠林五(二丁)诗传(拜)字彚丑(五十九丁) 法苑珠林四)。


(【春为苍天】李巡曰春万物始生其色苍苍故曰苍天)。


(【夏为昊天】李巡曰夏万物壮其气昊故曰昊天也)。


(【秋为旻天】李巡曰秋万物成熟皆有文章故曰旻天旻文也郭景纯曰旻犹愍愍万物雕落也)。


(【冬为上天】李巡曰冬阴气在上万物伏藏故曰上天郭景纯曰言阴气在上临下而已也 弘一上云天者巅也元气未分混而为一两仪既判清而为天浊而为地此本俗名且依俗释(文) 道德经下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矣)注曰一太极也二天地也三三才也言皆自无生道者无物始自然之理也三极既立而後万物生焉 助览引三五历记元气未分时混沌形如鷄子天如鷄子白地如鷄子黄 户隐上本(三丁)七帖见闻一末(五十一丁)法苑珠林四(二十七丁)是等俗书说)。


(【佛家】法苑珠林五云天者如婆沙释名光明照曜故名为天又天者颠也颠谓上颠万物之中唯天在上故名颠也又天者显也显谓高显万物之中唯天独高在上显覆故名显也又云问曰何故彼趣名天耶[前-刖+合]曰於诸趣中彼最胜最乐最善最妙最高故名天趣有说云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光恒照昼夜故(云云) 弘二本云天者俗释如第一卷云俗亦未识三界诸天故但以清浊分之今释典中所言天者亦名光明亦名最胜欲色无色天也(云云) 集解上云具云天台山即智者大师所栖处此山上应天之台星故曰天台山也亦云天梯山谓此山高险如梯可以登而升天故曰天梯山後人讹转云天台耳(云云) 或云彼山在台州傍彼山高一万八千丈余曲八百里也高如天梯故云天梯山然彼山当长安城东北高耸三合星如彼山出故改天梯名号天台 或云彼山有清井名玉泉彼水三台星浸影故名天台亦曰四明山山之顶尖四方明故也又依辅正记意者古老所传以其山绝岭之形似三台星布列之状因号天台(文) 又诗学大成五云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载先引文有异(矣)彼山顶名华亭峯西南有别峯名通玄峯西有石桥北有鴈山东有沧海南有国清寺此寺智顗禅师住故云天台大师也此师住此山述作法华之玄义文句止观等弘一乗妙典故宗名云天台宗也)。


(【台】星名也 小补韵会二(三十二丁)云三台星名一曰天柱上台司命为大尉中台司中为司徒下台司禄为司空或作能 周礼春官司中注三能三阶也史记魁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 黄帝泰阶六符经曰上阶上星男主下星女主中阶上星诸侯三公下星乡大夫下阶上星为士下星为庶人 字彚丑卷二云台鼎三公之称如星之有三台台鼎之有三足也 弘一上云台者星名其地分野应天二台故以名焉 补注十一(十四丁云)台者三台星也上台虗精星中台六淳星下台曲生星三台亦云三阶每台二星凢有六星名泰阶六符符者星之验也观色以知吉凶故云符验也三阶平则隂阳和风雨时也上阶谓天子中阶谓诸侯公卿大夫下阶谓士庶人也)。


(【分野】以主对其处星名分野也野则下地之处而天象分配主下地处处故云分野魏都赋云列宿分其野荒裔带其隅(云云) 古人云分野和名阿利左末者误也)。


(【列宿】弘决十云说文云万物之精以为列宿(矣) 字彚列字注云部也分解也行次也位序二歒交行星罗宿列(云云) 宿字彚宿字注曰星宿星各止住其所故言宿(音夙)又息救切音秀俗呼星宿字亦音秀(云云) 小补韵会二十五(二十)云又音秀洪范四曰星辰注星宿音夙亦音秀又宥韵息救切列星也书洪范四曰星辰注二十八宿音秀(云云))。


(【荒裔】小补韵会一曰远也虗也荒服谓九州之外荒裔之地与戎狄同俗故谓之荒)。


(【应台】韵会去声云答也广韵云物相应也又当也又平声说文当也庄子同类相从同声相应(云云)辅正记一(十四丁云)古老所传以其山绝岭之形似三台星布列之状因号天台 又一曰本名天梯(音躰)其山高可登而昇天後人讹转故云天台 又章安山记云本称南岳周灵王太子子晋居之魂为其神命左右公改为天台山也 七帖一末(五十丁) 户隐上本之五丁见)。


(【三峯】一华顶 补注一(四丁)云大师住寺之北别峯号曰华顶登[日*兆]不见羣山暄凉永异余处大师於此降伏天魔也(云云) 注画讃云天台山[宋-木+取]峯处四时有华故名华顶 二佛垄 补注云天台山西南隅一峯名为佛垄游其山者多见佛像是故云也(云云)玄私一(初丁)七帖一末(五十一丁) 户隐上本(三丁) 三唐溪一义云唐溪ムナンキ谷读也唐土习过去人见此岭登反魂香烧烟内其形见也空人见山唐溪云也户隐上本(四丁)此三峯应天台应当义也凾盖合如云非当三岭云义也又应似云此三峯天台形似故云所诠应当应似之二义也)。


(○降魔相别传上三十三丁见三峯三台所表山一表一心三峯三观也又天一表一心三台表三观也共三谛三观弘通胜地故也 七帖见闻一末(五十三丁))。


(○亦名南岳山在王城南故也非五岳中南岳 户隐上本(六丁) 亦名紫盖山此山有仙人不断烧香其香天登成紫云是见下地似紫天盖故云也亦名大苏山此山苏蜜有草服之人老成若死再苏故云尒也)。


(○亦名四明山此山高山故顶登见四方处而无不明故也表示者明可弘四教胜地故也 七帖见闻一末(五十四丁))。


(【天台大师】讳智顗字德安讳湘州果愿寺法绪所立顗静也从德为名谓以定慧止观二德为名 弘一上(十一)别传上(三丁)集解上 七帖见闻一末(四十三丁) 户隐上本(十二丁))。


(【德安】智断二德共安可得故也 七帖见闻一末(四十三丁))。


(【姓陈氏】世为颖州人晋朝避乱止于荆州之华容父起祖梁元帝时为散骑常侍封益阳侯学通经传谈吐绝伦而武策运筹偏多勇决)。


(【母徐氏】湿良恭俭偏勤齐戒事 别传(三丁已下) 佛祖綂纪六卷(十一丁已下)幼少时名光道亦名王道 弘一上(十)别传上七丁云母梦香烟五彩轻浮若雾荣迥在怀欲拂去之闻人语曰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何以去之生则目有重曈如[受-又+升]之相又梦吞白鼠因觉躰重上者曰白鼠者龙之化也至於载诞夜现神光栋宇焕然兼辉隣室隣里忆先灵瑞为王道兼用後相复名光道故小立二字 又注云忽有二僧来扣门曰善哉鬼德所重必出家矣言讫而隐(云) 佛祖六(十二丁)十八投相州果愿寺法绪出家十戒以律仪修别传)。


(【智者】弘一上云後授晋王菩萨戒因即为玉立以法号云大王纡遵圣禁名曰惣持王曰先师传佛法灯称为智者今从後故云智者(云云) 别传下三丁佛祖统纪六(十九) 集解上)。


(【大师】集解上 大师王公大人模范也亦是有大德行为众所师焉集注上云羣生模范也合三义欤 大有大多胜义)。

 

圆宗


(具名圆顿宗 弘一下云圆顿者圆名圆融圆满顿名顿极顿足又圆者全也即圆全无缺也躰非渐成故名为顿(矣) 七帖一末(五十五丁))。


(○圆宗法花宗云义也言法华中全说圆故也 四教仪云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故名圆教也 集解下云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名为圆妙三一相即无有缺减名为圆满三一自在悉皆互具名为圆足三一无差不从渐次名为圆顿(文)委明下卷圆教下)。


(【宗】释签一云宗犹尊也主也俱舍遁麟云宗是主义所宗所立之义也(文)文意以法华圆顿为所依经尊之立之宗之故谓圎宗也 秀句曰若依能弘人可名天台宗若依所依经可名法华宗(矣))。


(○今此题号能弘所弘人法并举故云天台圆宗也圆宗法华宗云事也亦名佛立宗亦名天台宗 秀句下 云当知斯法华经者诸经之中最为第一释迦世尊立宗之言法华为极金口校量深可信受释尊立宗法华以为极(文))。

 

四教


(【化仪四教】顿教—渐教—不定教—秘[蜜-必+(癸-天)]教也)。


(【化法四教】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此二种合云八教也集解上云举化仪四教者为辨如来出世仪式也言化法盖为示如来化物之法体也 问此题号四教者二种中何四教耶 [前-刖+合]古来存二说一义以通名立题号摄两种四教也盖所谓非化仪无以判非化法无以释故也 一义以通别释也通通二种别在化法所谓化法有躰故也集解上释四教仪题号云此题有通有别通则通化法化仪别则别当化法何者良由题中只云四教未分化仪化法之殊故以通别而消释也委下至可闻)。


(【教】玄义一云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


(○又教以诠理化物为义也又效之则革凢成圣也大部四教仪一)。

 

五时


(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也亦名五味也同四教法门亦立五时事集解云所以天台明五时者意彰如来说法年代有次第也(文)以华严等名五时事以世间五时谕出世五时也 是图)。

 

 

西谷


(上出故不云兹)。

 

名目


(集一切法门名令知初心故二字共名可意得也一义云名者大纲名也目者网目名也 集解云顿等是此宗判教之大纲藏等是一家释义网目(文)集此大纲网目名(云云)名者大纲目者网目云立处可寻)。

 

卷上


(上下有故也)。


(○题号之注毕是入文也)。


问此娑婆。


(【娑婆】梵语新译索诃名义集三(八丁)旧曰娑婆又曰娑诃天竺语梵语其梵语汉言易)。


(【翻译】云也天竺语梵语梵王受传故也是五天[丘/一]语不同别中天[丘/一]语正也震旦语汉语名先翻字翻转义翻读也译字易也注易读也梵语翻易汉语翻译云也四方语通官事具在诸文)。


(○大宋僧传云如翻锦绮背靣虽异其花是一(文)天[丘/一]震旦语不同佛意无别此翻译付)。


(【旧译新译】补注五汉已来旧訳唐已下新译又名义集序秦晋旧译梁唐新传震旦语汉语名二义有一汉明帝时佛法始渡故其根本不忘汉语云也二汉代久故惣汉语名例唐代久故震旦惣大唐云如)。


(【新译旧译指未明译云】补注一(廿丁)从义破之名义序释之译者数)。


(○开元释教录一云一百七十六人)。


(○贞元释教录一云一百八十七人 名义集一(六十)云二百九十二人(云云))。


(○娑婆翻有三义一忍土二杂杂三缺减也)。


(○初忍土付四义有其次第一此土众生三毒等诸烦恼受堪故也 文句二记末引悲华经 私志记七(六十六丁)云约因约果也 二寒热风雨等刚强难忍故也 法苑二 要览下三劫初梵王忍名是世界主也故主从忍土名付之劫初梵王忍梵王名能他善事喜嫉心不生故也私志记七及名义集三真谛三藏释引用委悉也 四诸菩萨修行时诸怨嫉苦恼忍受故也 私志记七(已上)忍土付四义是也 楞伽经能忍翻可同义次杂杂是九道共杂居故也 名义集第三及以 文句二出又杂会杂恶名也 私志记七出 三缺减是净土对所感果报不满足故也(已上) 忍土等三名何秽土通名此土名事惣即别名也)。


世界。


(世代也更也迁流无常义也过现未等被移故也界界分也东西南北等方位有故也 名义集三等出 或界界差别义也)。


(【世界世间名异义同事】闲间隔差别义也(付)世间世界依正通也大论众生世间五阴世间国土世间三世间立俱舍有情世间噐世间二种立开合异也娑婆梵语世界汉语梵汉兼称也)。


(【梵语事】劫初廓然光音天神降为人祖宣流梵音制作文字名梵语云梵字也 名义集一(五丁))。


(【汉语】汉代佛法初渡故也 补注一(十七))。


(【胡语事】名义一(五丁)云胡梵音别自汉至隋皆指西域为胡国唐有彦琮法师云人独分胡梵葱岭已西并属梵种鉄门之左皆曰胡卿(矣)名义一云梵汉锥似别义则大同(文))。


(○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今通西言云译汉世多事北方译官兼善西语故也 名义集一(五丁)鞮知也译陈也世俗通谓译又译释也传訳二国言今通会也 私志记一(十五)补注四(二丁))。


(【旧译新译事】旧译三藏一百七十六人是唐玄[状/廾]已前也玄[状/廾]三藏新译始破旧译事 名义一(五丁)云或问玄[状/廾]三藏义净法师西游梵国东译华言指其翻证曰旧讹岂可初地龙树论梵音而不亲三贤罗什译秦言末正既皆纰缪安得感通泽及古今福资幽显今试释曰秦楚之国笔韦名殊夏殷之时文质躰别况其五印度别千载日遥时移俗化言变名迁遂致梁唐之新传乃殊秦晋之旧译苟能晓意何必封言设筌虽殊得鱼安别矣)。


(【三千大千】名义集三云此三界通有三种谓小千中千大千如俱舍云四大州日月苏迷卢欲天梵天各一千此名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文))。


(○小千界第二禅所覆中千界第三禅所覆大千界第四禅所覆也)。


(○三千大千云惣别兼举也 私云三千是惣大千是别也惣别三千大千世界也 记一末云世无二佛国无二主一佛境界无二尊号(文))。


(【此阎浮天竺大千中央事】弘一上助览一(十一丁) 集注上等)。


(○大千世界万亿须弥之图綂纪三十二(六丁)往见)。


(○世界二种有一三界二十界名义集三六丁(云云))。


教主。


(教化之主云也)。


何佛耶。


(【佛者】具云佛陀梵语也汉语知者觉者大论云秦言知者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而了了觉知故名佛陀(文)私志记云余经论中云觉者大智论中多云知者今惣合论故云觉者知者也谓觉知之者故也)。


(○者谓主者即是人也对愚迷者不觉不知名觉知者愚迷名异觉知义一又觉三一自觉二觉他三觉满也凡夫三觉都无二乗初一觉後二觉无菩萨初二觉第三觉满义无佛三觉共有觉者云也)。


(○又自觉凡夫对觉他二乗对觉满菩萨对 文句一记一末名义集一(四丁)在兰盆疏下(十丁))。


(○知者智德觉者智断二德通觉字ナムルト读断德也其时觉音也)。


(○和语ホトケ读四义 一烦恼キツナガホドケタト云心也 二万法义理能心得ホトケルカ故也 三善光寺如来守屋等火以ヤク然共汤ナラサル故难波江舍其後堀出见ホトヲリ气有故也 四圣德太子佛经点ヨミホトケル故也 如影集四和训部往见)。


(○付ホトケト云和读悉昙家日本纪两流有之(云云))。


(○悉昙家ヒロタルカケノ切悉昙入可考)。


(○或ヒトタルカミト云意也日本纪ホトヲリケト云意也具)。


(【释迦牟尼如来名事】通号十号也)。


荅释迦如来也。


(别号中释迦姓牟尼名成佛已前名姓名兼称者也又姓与氏分别姓所以系綂百世使不分氏所以别子孙所出也 名义集一(十六丁)佛祖一(十五丁)可见 天竺有四姓一婆罗门姓是净行也二刹帝利姓王种也三吠奢或云毘舍商贾也四戍陀罗姓或云首陀农人也)。


(○释迦姓净饭王先祖懿摩弥王二人妃第一妃善贤生一子长寿名顽薄丑陋众人贱攸也第二妃生四子一炬靣二金色三象众四别成也第一妃长寿世立为四人太子猜王申国中摈出仍雪山北直树林移其母及同生姊妹同去仁惠以人民多从不经数年强国父悔思召四子不还则父王三叹吾子释迦(矣)释迦梵语此能仁云艺能有仁慈太子云事也)。


(○或又梵释迦树云此翻直林梵语多含也四子既直树林居故是释迦姓尒释迦姓付能仁直林二义可心得)。


(○净饭王第四别成王末孙也十代已前事也具文二(并)佛祖綂纪引本行经等(云云)戒疏云瑞应经译云能儒亦云能仁又能忍亦直林(文))。


(○能儒者汉书注云凡有道术皆曰儒(文)能仁忍仁义同皆父言从也 名义集五(四十)云言儒教菀晔云硕德为儒扬雄云通天地人曰儒(已上))。


(○惣佛姓五义瞿昙甘蔗日种舍夷释迦也)。


(○瞿云姓者久远劫有三早父母失国弟付一人婆罗门师婆罗门云汝瞿昙姓可叶故时人小瞿昙云甘蔗园住有贼他物盗园过贼捕者迹寻小瞿昙捕以木一身贯箭以是射杀血流地污大瞿昙悲哀血土取园还噐入左右置是咒小瞿昙若诚心有他物不盗天神血反人为云十月历左男右女是瞿昙姓其瞿昙识神现在仁贤劫始民主三出世时托生故此边劫初已来诸王皆瞿昙姓是十二游经心也瞿昙识神托生即王见 綂纪云本经翻纯叔应法师翻[宋-木+取]胜此皆从师德为义(文) 名义集一云应法师翻为地[宋-木+取]胜谓除天外人类中此族[宋-木+取]胜 瞿昙远从过去近自民主(文))。


(【瞿昙刹利婆罗门二姓通事】文句真记二云问瞿昙既是婆罗门姓也▆何瞿昙是刹利种荅本是王故虽受婆罗门姓犹为刹利种耳(文))。


(【瞿昙出生时节付异说事】十二游经心劫初也佛本行集经劫初已来数方王列[宋-木+取]後王大苐艹王名无子故政大臣让出家仙人咸寿命极长老行不能诸弟子出饭食求笼以仙师入悬树上虎狼恐故也猎师遥见白鸟思则射杀其血两滳地有二本甘蔗生甘蔗日灸依二子开出一人童男一人童女也诸臣王宫迎相师名立男善生名即其顶灌甘蔗王名即懿摩弥王是也女善贤名第一妃也甘蔗即瞿昙出生近事也 文句真记二(并)名义集一要览上出少虽有异大躰尒又起世经心劫初非也是则经说不同也)。


((已上)五姓中瞿昙姓毕)。


(【甘蔗姓事】是即佛本行集经甘蔗王始过去小瞿昙甘蔗园住诸文是不姓)。


(【日种姓事】是又佛本行集经日灸依甘蔗开始)。


(【舎夷姓事】直林梵语也懿摩王四子舍夷林住其国即舍夷国名故但释迦树梵语异见綂纪心也 名义集(并)要览见)。


(【劫初以来王数事】文句一(并)真记弘五下(并)真记及綂纪委悉也)。


(○劫初一王名平等王亦名民主王亦名)。


(【刹利王】二名珍宝 三名好味 四名静齐 五名顶生乃至三十三王名善思王此子有十族也)。

 

 

 

(转正记二(九丁) 长阿含意 綂纪一(十八丁))。


(【刹利姓事】秦翻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转食自然粳米後人情伪各有封殖遂立有德处平分田此王者始也 名义集一(十七丁)世间品五(十丁))。


(○私云此刹利姓加共六种姓)。


(○大瞿昙久远劫仙人姓 文句二)。


(○小瞿昙久远劫有王舍国从婆罗门大瞿昙学道受瞿昙姓事綂纪一(十五丁))。


(○大瞿昙或说贤劫初民主王已来大瞿昙姓事 文句二)。


(○小瞿昙懿摩弥王父大茅草王事 菩萨本行经说也)。


(【牟尼事】寂默翻本行经云又诸释种立性憍慢多言及见太子悉皆默然王云冝字牟尼(文))。


(○惣佛小字三有牟尼悉达天中天也)。


(【悉达者】名义集一云萨婆悉达唐言顿吉太子生时诸吉祥瑞悉皆具故大论翻为成利(文) 要览中云本行经云净饭王云太子生後诸事皆成冝字萨婆頞他悉陀华言一切义成或云悉达多此云戝成(文))。


(【次天中天者】太子抱天神庙诣时天神石像即起太子足礼其时父王曰我子天神中於尤尊胜天中天可名(云云)其天中天呼 要览见)。


(○又佛果天中天名事是少可有异 笺难一[宋-木+取]末出)。


(○能仁即应身当寂默真身当名义一云姓从慈悲利物字取智慧冥理以利物故不住涅盘以冥理故不住生死(文)又文句三云能仁能定惠能自他(文)是则姓名共成道先兆也 文句十云灵瑞感通嘉名早立(文))。


(○释迦牟尼亦翻度沃焦事名义集一云又释迦牟尼翻度沃焦如旧花严名字品及千住婆沙所列大海有石其名曰焦万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水不增长众生流转犹如焦右五欲沃之而无猒足唯佛能度故此为名(文)是根本文句九记九出真记料简所诠度沃焦云正翻非义翻也可心得 又补注九东海外荒海中有沃焦山(云云)此时石非山见即是异说也沃焦石海水洒焦石云事也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云一切众流皆皈大海以沃焦山故大海不增(文)观佛三昧经五云大海沃焦山(文)又慧林所撰续一切经音义第四十一卷池字凾具内外典引沃焦山义明方三百里山(云云))。


(○诸佛别名其义互通但机随名异也名义集一(云云))。


(○随时所尚佛生其中故释迦出刚强世托王种以振威迦叶生善顺时居净行也)。


(【如来者】三身如来不同也通号中一也成实论云乗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又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又转法轮经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矣)凢有法报应三身如来今是应身云也三身事下卷可明)。


(○十号事名义一(并)辅正记三委悉也)。


凡诸佛虽多之所居国土各别也。


(佛既自他我执离平等法界实理证得故佛佛差别及十方别刹不同不可有之不审有会之时不二常同日平等法界一理别佛别刹不同虽无之因位於未离我执时各别发愿各修净土故因位事相愿心果上净心[门@壬]时十方三世诸佛依正二报不同有之也大乗止观下云问曰诸佛既离我执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别耶荅曰若离我执证得心躰平等之时实无十方三世之异但本在因地未离我执时各别发愿各修净土各化众生如是等业差别不同熏於净心心性依别熏之力故现此十方三世诸佛依正二报相别非谓真如之躰有此差别之相以是义故一切诸佛常同常别古今法尒(文))。


(【诸佛发愿时节之事】过去宝藏佛时此娑婆删提岚国名时王无诤念王云千人太子臣下宝海梵志云人宝藏佛父也无诤念王千子宝海梵志宝藏佛教化预弟子成其时宝海梵志未来成佛此界众生利益愿故今日释尊成此娑婆出世无诤念王安养众生化愿故西方弥陀是先悲华经一途说可心得(云云)是有四义一愿力故二以无用故三令尊重故四令速行故也 道隣四有)。


(【娑婆三千世界释尊所王土云事】且秽土小机化约实十方世界皆释迦净土况又方便实报寂光具玄七释[竺-二+载]七本国土妙下徃见 净名经云虽观诸佛国土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君生(文))。


弥陀。


(无量寿翻惣无量二义一实不量无量云虗空涅盘众生性如二实虽可量劣智者不能量无量云谓海水斤两滳数多少佛菩萨虽知之人天不能量故云无量名义七出今无量寿佛是第二义也故文句九云实有量而言无量弥陀是也(文)彼文具四句分别(云云))。


(【弥陀释迦分身不事】七要三廾二番(云云)文句真记八本(二十七丁)徃见)。


西方安养净土教主。


(安养亦安乐名亦极乐名皆秽土苦患可对弥陀经云佛告长老従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文)私云西方十万亿事种种料简有之具见二藏义十一且依一义十万亿云以千万为一亿也则去此南聸部州至安养过十那由佗须弥山也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中有百俱胝须弥山即是十方三千世界也(已上) 问何立域方耶荅佛土章云随冝而现何得定万别指一处欲令众生起胜欣心别指处处随心净处即佛土净(矣))。


(【净土者】谓净清净义土国土义也 南山云世界皎洁且之为净净之所居名之为土(矣)依无量寿经说为弥陀因位法藏比丘时於世自在王佛所发愿择二百一十亿诸佛净土取善妙安养世界(云云))。


(【净土秽土事】名义七云垂裕云染净之名约正净秽之名[糸*ㄉ]依国土凡圣共居通名染净此土砂砾充满别受秽名彼土七宝庄严别受净名今谓净名疏云四趣共住名秽无四恶趣名净此従正报立依报名云何孤山却云染净之名约正净秽之名约依当知染净从凡圣之心以立名净秽约依正之境而标号(文)此心世界严净能居人不秽恶处净土名又世界不净能居者四恶趣杂处秽土云也裕字者去声遇暮匀入羊戌切饶也)。


(【好世净土云事】夫者此世界内劫末对劫初人寿长久五欲微薄国土丰饶净土也迦叶佛时净土云如)。


(【四土名义】)。


(【十界四土相对横竪】)。


(【四土各分净秽诸师异解】)。


(【四土当躰躰所依躰之事】)。


(【四土横竪】)。


(【寂光有相无相】)。


(【四土三身相对横竪】是等皆至下卷可云之)。


(【安养】同居净土也若据上品实报土也弥陀或胜应或报身事玄真记六有)。


(【教主】如上)。


药师东方净瑠璃世界教主也。


(药师者具云药师璢璃光如来药师经注云药众病能治身病虽可除无明心病惟佛智可除也师以能教化而言一切教授师成就一切弟子佛则以心地法门为人天师能使三界弟子出苦域也世界名净璢璃佛号璢璃光者名其光内外明徵清净无瑕秽佛之一切种智法宝光明似之用是觉诸非即用是觉诸人以能开诸知见药诸痴暗斯之谓自他无利之道蒙此光明者无病不痊无人不化是名药师璢璃光(云云) 药师经云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璢璃佛号药师璢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璢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已上)璢璃者袾宏弥陀经疏钞云璢璃此云青色宝又元照义疏云璢璃梵语此云不远去波罗奈城不远有山出此宝故(文)药师义犹委可考)。


如是靣靣佛土不同也其中此娑婆世界有释迦如来国土故释迦此土教主申也。


(先举弥陀药师二佛诸佛如是等摄也次举此土教主释尊我等为三德备给事可知之诠也三德者主德师德亲德此三也法华第二譬谕品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文)此文可思之)。


仍当时习传一切圣教皆释迦说法门也。


(【当时】其时其时当节)。


(【一切者】要览云一者普及为言切者尽际为期(矣))。


(【圣教者】圣人教化故云圣教至下可云之)。


(【法门者】名义集云所言法者轨持名法轨谓轨则令物生解持谓住持不舍自躰(文)轨持二义也又云达磨此翻为法唐明春云契之於心然後以之为法在心为法形言为教(文)私云心有法言显故言教顿法云欤 次门者二义一出门谓火宅生死出门故也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文)二入门谓涅盘常住理入门故也补注四云毘卢妙性遍一切处故一切法皆可为门趣入矣要览中(三十一丁)云法门肇云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文))。


无此释迦教法我等众生迷烦恼闇可有浅间敷牛马畜生样者也。


(【众生】文句四云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此据最初也若揽众阴而有假名生此据一期受报也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文)记四末云新译恐滥称为有情虽简无情三义都失(文)要览中(五十五丁)云梵仆呼善那此云众生谓众缘所生故 唐三藏名有情谓一切无情物皆假众缘生今简云无情故云有情(云云)众缘者地水火风等也(云云)一五阴假和合名曰众生(文)地水火风空等六物和合生故也二受众多生死故曰众生三众共生世故曰众生四处处受生故云众生以上此四义(付)新译名有情妙乐大师简滥名有情失众生等三义也)。


(【烦恼事】止八云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文)三惑五住烦恼有委至下可知之)。


(【牛马畜生事】牛马六畜初也六畜者牛马鷄豕犬羊也此六类愚痴自立不能人畜养生命续故畜生云也具下至可知之)。


而依佛教知因果理敬父母辨可给仕师匠理猒秽土欣净土偏释迦御恩也仍释迦大恩教主申也。


(【因果事】周孔庄老三世不知外道三世立虽有之其义邪见也佛法正因果五逆十恶因三途果感五戒十善因三善道果感谛缘度行因三乗果感等也是先大纲也委在诸文(云云))。


(【因果字义事】因种义果实义也(文)二藏义二云因者种子义也(文) 集解下云荣茂华因尅获实果(文))。


(【可给仕师匠事】具要览上师资篇有 心地观经云佛言世间恩有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云云)阿含云夫为弟子当以五事敬事师长一给侍所须二礼敬供养三尊重戴仰四师教诲敬顺无违五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已上)诸经诸论释义等繁文故畧之)。


(【师亲恩胜劣事】沙弥尼戒经(云云))。


(【大恩教主云事】如上)。


问此释迦如来娑婆世界中何处出世成道耶 答五天竺中中天竺出世成道也。


(天竺者正名印度此翻月月有多名私志记四(四丁)西域二(一丁)补注一(十七)同四(二十六丁)天竺北广南狡国形如半月名义三(十丁))。


(○大唐梵语云震旦亦云真丹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也 弘四本止私记四(二十九)补注二(五丁)名义三(十五))。


(○五天竺十六大国有)。

 

 

 

(五天竺细相二藏义十二七帖见闻小异往见)。


(出世成道出世成住坏空四劫中住劫第九减劫人寿百岁之时也)。


(○成道八相中一也此八相付大小乗异有)。

 

 

(问成道八相中一也何举成道一相计耶荅成道是如来出世本怀而八相之中随一也余七相皆为成道设故或又惣别兼举)。


(○佛出世付六四二万百次第四佛出世其中百岁时释尊出世其後第十减八万岁时弥勒出世第十五减九百九十四佛出世有第二十减楼至佛出世也都合千佛出世有是现在贤劫千佛云也 綂纪卅一云以多贤人故名贤劫(文))。


(○劫事綂纪云梵语劫波此云分别时节(智论)以人寿八万四千岁百年命减一年减至十岁百年增一年或云子倍父寿复增至八万四千岁如是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二十增减为一中劫[打-丁+忽]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新婆娑论)今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一大劫(文))。


(○拂右劫芥子劫事具在弘决一上集解中卷有(云云))。


(○此劫有二说事文句真记二云山家正像末记云此劫西方二说有一云贤劫第九住劫二云第一住劫初减释迦出世西方以後说为善(畧抄) 俱舍光师疏云和尚云释迦初减出弥勒第二减出然依立世经是第九减(已上))。


(○又汉地开辟已来天皇氏後但明寿减不云增减)。


(○当朝神代次第渐减况此三国王数不多故二说中初减为正(已上)真记)。


(【八相成道】应身上论之报身八相但应上报现又八相有如华严(云云)文句真记九末(十一丁))。


(【八相大小乗】)。


(【不同事】先大通结缘已後中间调[孰/火]时或大以或小以故今世出直入实者有又小大入者此机见异依八相大小集解上云若论如来只初成大小见有舍那丈六耳若不尒者如来岂有两番托胎成道耶(文)綂纪二云如来出兴只一八相自大机而观之则始终无改无非花严自小机而观之则游化鹿苑诸教次第谓之舍那谓之释迦一躰而两名由机有不同耳(文))。


(【大小八相开合不同】从义意志磐及蒙润意不同也先从义心小乗降魔存住胎没小乗无常生灭明常住不明故也又大乗住胎存降魔没大乗心魔即法界达故也故起信论降魔没住胎存若文句记四教佛皆降魔论事是但明化仪非正明八相也(云云)集解见 又志磐等心大小八相皆悉住胎降魔因果经既住胎明是小乗住胎证也 又华严离世间品出家成道降魔转法轮等 是大乗降魔证也(云云) 统纪二 集注中云然此八相通大小乗也 旧谓大无降魔了魔即法界故小无住胎不谈常住故且花严中列降魔相岂小乗耶故先达云成道必降魔托胎必住胎若开住胎即合降魔在成道内若开降魔即合住胎在托胎中但存没不同耳若大小义约真中分以花严中所列八相是大乗故但小乗八相皆劣大乗八相难思若尒别相亦难思耶以同诠中故证道同圆故(已上)右两义取舍从义心恐非欤志磐蒙润可从大乗降魔说十义事备捡三之四)。


御父净饭王御母彼王妃摩耶夫人是也佛太子时御名悉达太子申然观世间有为无常理夜半出王宫入檀特山御岁十九岁出家其後六年苦行乐行御岁三十时菩提树下成道是十九出家三十成道申也。


(【第一生兜率】大乗心菩萨兜率天降神时十世界微尘数菩萨有皆菩萨行愿同(云云)华严经小乗心菩萨三只百劫间六度万行成就前佛处补兜率天生其名圣善诸天为说法功成运至阎浮提下时先五事观)。


(○一发心已来所化众生今既成[孰/火]二此大千界阎浮提迦毘罗卫国是处中 三刹利姓生 四净饭王家生 五摩耶夫人能菩萨怀耳)。


(○第二观什娑婆一大三千界中央迦毘罗国生佛好中道故也大论四云佛常居中故兜率天於欲六天及以梵天上三下三此天居中於中天下生於中国中夜降神行於中道中夜入灭(文)付之别圆中道明闻藏通空一边计明不明中道故佛好中道义无如何云藏通佛性中道虽不明离断常中离苦乐中明故也兜率知足翻五欲境於止足知故也阎浮提胜金翻有金砂故也 名义集三出天竺正印度此日月翻圣贤相继导凡御物如日月照临下界故也 补注一名义集三迦毘罗此黄色翻上古有仙黄头名依此修道故也或名迦维卫(云云) 匀会屋韵竺字注曰天竺西域国名 史记西南夷传身毒国即竺也所谓浮图胡是也身音捐又音乾毒音笃毛氏曰从二作竺非(文))。


(○同沃匀曰笃都毒切微清音本作竺)。


(○身毒外城国名一名天笃浮屠胡是也颜师古曰今曰天竺盖身毒声转为天笃省文作竺又转为竹音也(文))。


(○第三观付惣先四姓如常 大论云随时所尚佛生其中)。


(○以标德(文) 记三云一切诸佛皆不在余二贱姓(文))。


(○梵首图驮那此净饭云又真净云又白净也 统纪二云然诸经未见白净净饭其义何谓(文)故名义未详也)。


(○摩耶此天后翻天子后也或圣后 记二云圣后者圣皇之后后亦德政故也(文)此记二义初依主释次持业释也)。


(○妃夫人事韵会三(二十九丁)云记曲礼夫人注疏夫扶也言扶持於王者也(文)摩耶千佛母也)。


(【第二托胎下】大乗心菩萨从是没人间生时栴檀楼阁乗兜率下法身眷属阴云月笼如共母胎降胎虗空如常妙法说是则法界胎胎下别法无 綂纪二辅正记二出付之住胎事菩萨胎中於大宫殿现而母身安稳母胎住已心常正念住兜率乃至入涅盘相现是则住胎一相中具八相见也 竹五云二相中皆八相故也)。


(○小乗心菩萨六牙白象乗兜率宫发大光明放周世第四昭王廿五年癸丑四月八日明星出时母胎降时摩耶白象虗空来右脇胎内入梦觉已王白王即婆罗门召相 婆罗门曰夫人胎中子必正觉成瑞若出家 轮王成给(云云)夫人自是更六波罗密修行时诸天念言菩萨已下生给我等亦下生先法可闻无量诸天亦皆下生时一人天子速往名诸地狱至大声唱言菩萨既下生汝等速誓愿发人间生地狱众生此语闻各各相见亦光明见地狱身舍即人中生其外大千界所有往昔已来结缘者皆悉迦毘罗城生)。


(○白象乗所以事兔马象三兽河渡象底尽是则二乗一分虽渡生死源不尽佛尽事表也 笺难云普耀经云菩萨问天何以形貌降神母胎梵天强威白言梵典所尊形象第一何以故三兽渡水马兔未知浅深用譬未达法本象步尽底以譬大乗(文))。


(○白象二义一菩萨反化也瑞应经心也二沸宿应下化白象也普耀经心也沸宿即鬼宿也鬼宿即明星也付明星事 綂纪二云向晓虚明故曰明星(文))。


(○降神时节三节有一明星出时普耀经有二菩萨初下化乗白象贯白日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脇入(云云)瑞应经出三大论中夜降神(云云))。


(○右脇入故事 綂纪云按普耀经云所以处右者所行不左也(云云)菩萨正慧以胎中入事集解上云亦云正慧托於母胎良以入胎知入胎出胎知出胎在胎於母不生欲心於父不瞋名正慧也)。


(○小乗住胎相事菩萨母胎在行住坐卧无所妨[得-彳]清净无秽一日六时为诸天鬼神说法因果经心也)。


(【第三出胎事】大机所见降生相者 綂纪云夫人攀金园树枝而生菩萨诸天王众各持香水共以洗沐(华严经)初生之时於十方靣各行七步涅盘经(已上) 小乗心昭王廿六年甲寅岁夫人父善觉使遣[这-言+印]之时夫人宝舆乗蓝毘尼园中往四月八日日初出时无忧树花见右手举引折给时菩萨渐渐右脇出其时树下七宝莲华生身堕花上自七步行右手举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子吼给时梵王帝释四天王宝盖等以左右侍立难陀兄弟龙王虗空净水吐太子灌诸吉瑞不可称计委綂纪二(七丁))。


(○四生中必胎生所以事问胎卯湿三生不净化生清净也菩萨自在力以化生无何胎生耶 荅胎五益有现在四益未来一益也现在四益者一胎生亲类一族引入为二太子人敬心生故三如此父母带人间修行佛果得云义令知为四化生幻术者人可疑又昔外道言我死後百劫过幻术者出生(云云)故胎生也次未来一益者化生灯火如消无界身而舍利供养一反供养千反生天义故也古抄见)。


(○善觉八女四饭王妃事补注五(八丁)集解上瑞应经引明星出时出胎(云云))。


(○佛生日等异说事 名义集三(并)綂纪二)。


(○世二瑞应事补注五(十二丁)阿夷仙人相太子事綂纪二(云云))。


(○前四月八日降胎後四月八日出胎事并因果经说也然则在胎十二月而诸文或十月满云且人间怀妊约也)。


(○七步行举手故事善权经云为应七觉故行七步举手现相为除外道自尊文)。


(○太子出生後七日满摩耶命终事委东春二料简(云云)摩耶命终(姨母大爱道乳养姨母亦云憍昙弥是摩耶妹))。


(○太子出生时七步行独尊称共其後诸婴孩如不行不语也)。


(○太子七岁时父王婆罗门选友召师匠定书令学给时太子师问云书几有类耶师点不荅内惭愧怀太子足礼白言愿我为阎浮提书种类说时太子荅云梵书等惣六十四书有选友王白太子是天人中师也云何我师定给时王是闻欢喜给凢技艺典籍天文地理筭数射御皆悉自然知之(射御韵会云中据切说文使冯也以从彳卸▆曰卸解车马世焉)也)。


(○太子八岁时苑出弓射戏给时提婆达多一鴈射苑中堕太子是取笼拔酥密以疵养达多使遣乞太子报言我菩提心发已来一切众生摄受况此鴈我不属乎还给是达多怨结给)。


(○太子十岁时一箭射七铁皷事(付)掷象胜负(并)相扑事綂纪二(十一)委悉也)。


(○太子十五岁时父王群臣诸小王仙人婆罗门等会集二月八日七宝器以四大海水盛各顶戴传受王与太子顶灌付七宝印立为太子[打-丁+忽]灌顶有二玄真记七(十五)云如世灌顶亦有二时一立太子二即王位(文)今立太子灌顶也)。


(○十六岁得揽事綂纪二云太子启王出游前至王田息阎浮树下见诸耕人时净居天作壤虫鸟随啄之见已悲愍即便思惟得四禅地(文))。


(○十七岁时纳妃事妃即耶输陀罗也太子常修禅观未甞与妃有夫妇道因果经出本行经十九岁纳妃瑞应经十七岁纳妃矣太子惣有三夫人一瞿夷二耶输三鹿野以有三妇立三时殿有二万采女瞿夷此明女云也补注五(十二)云明女去迦毘罗城八百里有城姓瞿昙氏舍夷长者名水光妇名月女有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室内既明乃云明女乃是太子第一夫人其父名曰水光长者太子第二夫人名耶输其父名曰移施长者太子第三夫人名为鹿野其父名曰择长者(文)耶输此云名闻 文句二云在家为菩萨之妻天人知识出家尼众之主位居无学岂是无名闻众耶(文)亦华色翻也鹿野翻名未知更捡)。


(○纳妃所以事惟曰杂难经云菩萨娶妇有四因缘一恐人言不能得妇故学道二恐人言孤独无妻子故学道三宿命本末尽故四恶知识劝令娶妇故(文))。


(○妃字事匹也嘉偶也 集解注善俦云事也是根本毛诗第一关睢篇心也)。


(○生子事集解云佛出同居土有见思故菩萨时示生子也生子即罗睺罗也(文) 文句二云佛出家後耶输有娠诸释咸瞋何因有此欲治(治理也准法杀之也)欲杀恶声盈路宝女劬毘罗证之小差因焚火坈发大誓愿我若为非子母俱灭若真遗躰天当为证因抱子投坈反为池莲花捧躰王及国人始复不疑後佛还国耶输令罗睺奉佛欢喜丸罗云以幼稚之年於大众中径持上佛耶输以此息谤(文))。


(○罗云母异说事文句二云未曾有经及瑞应皆云罗睺是瞿夷子涅盘及法华皆云是耶输子二义云何通或可彼经举大母此处举所生释论劬毘陀是宝女不孕即是瞿夷此翻明女故知定是耶输子也(文) 记二云昔时瞿夷是今日耶输今日瞿夷乃是天女(文) 真记云昔时瞿夷等者下疏云举大母等各据一义也(文)昔时者定光佛时也)。


(○瞿夷宝女云三义有事 一记二云言宝女者是天种不孕佛不出家当为轮王天送宝女以为侍者(文) 二私志记云言宝女者应非轮王七宝中之女宝以彼将受圣王位时一日之中相次而至不应此一先来久住但是太子福德[一/(晦-母+、)]招取贵胜女名为宝女(文) 三真记云又大论三十五明昔德王太子十五日七宝来应喜德妻反为寳女(云云)记云天女论云反女亦是不同(已上) 真记)。


(○宝女孕不事 记二云章安云宝女能生千子法显传云王妃生肉团如[卄/(瓜-、)][卄/(瓜-、)]有千[(十/果)*(瓜-、)][(十/果)*(瓜-、)]生一子有千子此与大论文复小异(文)真记云此与大论又复少异者大论云宝女不孕大经疏会云此各为时所重十二游经云第一夫人瞿夷子名优婆摩耶萨遮经云女宝有五德一生千子(云云) 宝顶经云轮王千子唯女寳子即轮王位余子不能(已上)真记)。


(○善星比丘事东春二云有云善星菩萨在家时子问若尒何故父王恐失嗣位不许太子出家旧既有子如何不许荅善星虽是在家时子非长妇生即第三夫人鹿野生也所以父王不听(文)真记二(廿四)云鹿野生善星以恶属无俱舍第十云如恶妻子名无妻子(文)东春义不同也可知 补注一云善星涅盘释文云罗云庶兄也 远法师云善星是佛堂弟庶兄故说为子也(文)惣嫡子庶子云事有韵会鍚匀云正长曰适众曰庶嫡出曰嫡子妾出曰庶子通作适(云云))。


(○妻付手悬庶名众多故也本妻嫡名正者故也嫡子嫡子云庶子庶子云也今善星鹿野子长庶兄云也)。


(○又远法师心善星佛实子非イトコノ子故子云也堂弟イトコヲ云也 注无量义经云言侍者阿难者於佛堂弟调达之弟也(文)是イトコヲ堂弟云证据也犹可勘证文(云云))。


(○太子十八岁时城东门出净居天老人他日亦南西北门出净居天化病人死人沙门太子见发心事因果经出本行经云太子问何人荅曰我佛弟子沙门也问何名沙门荅曰三界兮扰扰六趣兮昬昬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文)又瑞应经十四岁时四门游观也本起经同之 辅正记二(二十五丁)往见)。


(【第四出家下】惣出家付事出家法门出家有之事出家云出释氏宫云也法门出家云文句九云言出家者劣应出分段家胜应出二死家(文)此法门义因中说果也今正事出家取也)。


(○大乗出家相付綂纪二花严经引见出家[诣-匕+上]道塲成等正觉坐师子座矣又梵纲经七岁出家三十成道)。


(○小乗出家相云先出家成道年限异说一十九出家三十成道二十九出家二十四成道三二十五出家三十成道四廿九出家三十五成道也从义补注第一第五(并)集解上评判)。


(○第一十九出家卅成道人言无所准(矣) 文真记二四说共经说定不同见别不须和会何正共分别难成见 又綂纪心异说中廿五出家卅成道以正 罗睺罗既成道年生 又苦行六年又五十年说法八十入灭也(云云)所诠从义及志盘妙乐记依出家成道中间六年定故 孤山四十二章经疏五载游历六年苦行有不用见 佛祖通载三引玄賛疏会之)。


(○正出家相云太子廿五岁父王出家暇乞时父王太子手取泪流云汝出家王位继者无但此心可止也时相师白王太子出家给七日过後转轮王成给王闻之增喜内里四门各千人番众置太子门外不奉出仰是非出家望一人子有出家可免兹以太子右手以妃腹指却後六年汝当生男言给即孕故二月七日夜王宫出光放天宫照诸天太子出家时节到来即来白今出家时太子言城门难出即诸天通力以王宫眷属皆淳卧耶输卧中三梦见一月堕二齿落三失右臂觉已太子语太子言月犹在天齿又不落臂复存故此梦虗假非实後夜犍陟乗车匿具诸天通力北门出即?伽仙人苦行林中至给)。


(○出家日时事依诸经皆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又大集日藏分经心二月九日有成道日时同之补注五(十三)出)。


(○车匿犍陟悲泣(并)剃发染衣事苦行林中太子马下车匿语言我既国舍闲静处至汝犍陟是ヨリ王宫カエレト其时车匿悲泣目アクルコトアタハス犍陟太子足ナメテ泪ナカス雨如太子即车匿劒取自发切发愿言愿诸菩萨及习气断せント其时帝释发取去善哉讃时净居天化猎师ナリ身袈裟ラキル太子是见言汝着スル处ノ衣是寂静服ナリ云何是キテ而罪ルセ作我今七宝ツ衣ヲキタリ汝衣カエント猎师荅善哉云即宝衣ヌイテ猎者与自袈裟着玉ヘリ其袈裟布ニテコシラエタル僧伽梨大衣也其时净居天本天人ナツテ虗空昇车匿犍陟牵ナクく王宫还)。


(○?伽仙人处问荅事太子问玉ハク汝等苦行何事求仙人荅言天生せンガ为也太子又问玉ハタ汝等诸苦因修苦报求终苦报离ヘカラスト言论往复其处去玉ヘリ)。


(○父王遣侍臣事车匿王宫还具净饭王奏故王爱念情深即王师大臣等遣太子树下端坐思惟居大臣等至具父王意告王宫返给云时太子荅言我生老病死苦スルカ故终还ヘカラスト时大臣等即憍陈如等五人留蜜伺察せシムル也)。


(○二仙人问荅事太子阿罗罗迦摩罗仙处往问玉ハク汝法イカン仙言我识处度无所有处得タリト即太子远离处至修证シ玉ハリ。次思惟シ玉ハク此法涅盘至ヲシト故更欝陀罗罗摩子仙处至言汝法如何荅言我无所有处度非想定得タリト即太子修证シ玉ヘリ又念シ玉ハク此法涅盘至ラシト即尼连禅河侧ニユキ静坐思惟苦行六年形躰憔悴寂默一心数随止观还净六妙门修玉フ也此六妙门思安住般涅盘禅也一数息门摄心在息从一至十为数 二随门细心依息知入知出故为随 三止门息心静虑为止 四观门分别所证为观 五还门转心反照名还 六净门心无所依妄波不起为净也此六妙门云涅盘为妙门能通义)。


(○太子日一麻一米食或七日一食玉フ等五入太子供奉人遣父王此由白时王姨母耶输各五百车严资生物ツミ车匿以送ラシメ玉フニ皆悉受玉ハス)。


(○出家苦行处各二说一?伽仙人苦行林中入自身取劒剃发シ玉フト(云云)是綂纪二出二正觉山下贝多树下ニテ诸天剃发出家せシムト(云云)是辅正记二(廿六丁)付之正觉山(并)贝多树事名义集三众山篇及林木篇往见次苦行处二说者一尼连禅河边(云云)二道树下苦行不起此座成正觉(云云) 注无量义真记等见是名目檀特山出家未知所出更详 西域云弹多落迦旧曰檀特山讹也(文)未见翻名)。


(○五人者[牛*句]隣頞鞞?提十力迦叶[牛*句]利太子也[牛*句]隣即陈如也此五人中初二人母亲[打-丁+(族-方)]後三人父亲类也 私志记心也 文句一云二人以欲为净三人以苦行为净太子勤行苦行二人便舍之去三人犹侍太子舍苦行还受饮食苏油燸水又舍之去(文)笺难云为净适意为净(文)二人着爱行者故苦行见舍去 三人着见行者故苦行六年後饮食受见去太子为对非显是故次第行也就五比丘多异说 补注集注綂纪真记此外楞严注(并)释要等其文兰菊也)。


(【第五降魔下】大乗降魔但花严列名取其文不分明合在成道中也 小乗降魔相先周穆王四年癸未太子念言我既六年苦行若以羸身成道诸外道定自饿是涅盘因可云故食受後可成道即尼连禅河至身躰洗浴时难陀婆罗女人净居天来此女劝言)。


(【汝可奉供养】女人闻大喜即见地中千叶莲华生莲华上乳糜(支匀入粥)即取奉上太子咒愿受食也是因果经心也 佛本行经心难陀婆罗二女也又龙女有奉供养(云云)又毕鉢罗树下至自誓愿言若道不成不起此座诸经多是菩提树云此翻道也佛坐此树下成道故尒云也正毕鉢罗树云名义集三往见(云云)尒时释提桓因化为凡人执净愞艹至菩萨前问汝何名 荅名吉祥菩萨喜曰我破不吉以成吉祥乃敷以为座(云云)是因果经心也补注八(廿一)云观佛三昧经引其说少异也 集解上云木树艹座表生灭故(文)此时魔王宫殿动摇障成道事合四个度也 一手执弓箭与诸眷属俱射菩萨其镞向下反成莲华 二邉三女令奉侍反成老姥头白靣皱 三以软语言与天位菩萨云汝修少施为天主此福有尽期即指地神证昔善行 四集军众尽威力攻之空中有神隐身而言菩萨历劫修习善果汝何恼乱等魔王闻之即还本宫具因果经有)。


(○恶魔又来佛海水掷云佛先澡瓶动给魔是动不能坏散事杂宝藏经有)。


(○波旬长子佛皈忏悔我父无智云事佛本行经有)。


(○佛与魔王难诰事 弘决一上具经论引)。


(○魔与第六自在天同异事 统纪云诸经云魔波旬在六欲顶别有宫殿今因果经乃指为自在天王如是则当第六天有此两异盖是译者用义之不同也(文))。


(○降魔成道前後事 小乗心先降魔後成道大乗花严经先成道後降魔也大小机见不同也)。


(【第六成道下】大乗心梵网经云三十成道号吾为釈迦牟尼佛於寂灭道塲坐金刚花光王座(文)宝藏经无相三昧经并云三十成道也 小乗心二月七日恶魔退散时菩萨心净湛然不动落日停光澄月映彻众星粲烂天与妙华作众技乐以用供养菩萨既降摩已放大光明即便入定思惟真谛悉知过去所造善恶寿命长短一切众生轮回五道无有真实横生苦乐明星出时霍然大悟即八日天晓也因果经心)。


(○正觉事 集注云离邪曰正背妄曰觉文付劣应身云事集解云劣应应声闻胜应应菩萨若在小教未当云劣今以大判之云劣应耳(文))。


(○胜应者後三教佛也 玄义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文))。


(○魔诳父王事 文句二云净饭王兾太子为金轮覇其宗社忽弃国捐王忧恼殆绝魔来诳之汝子已死王哭云阿夷语既虗瑞相亦无验复有天来云汝子成佛王疑求决须?信报昨夜天地大动太子成佛王大欢喜(已上)覇把也取王者政也宗社者宗宗庙尊貌所居也社社禝也地之神社云五谷之神禝云天子所居左宗庙右社禝故云覇其宗社也又信报者信真也报告也後来天真实决定告语也)。


(○佛成道日(远记一廿四丁)阿难及罗睺罗生事 文句二本末见)。


(【第七转法轮下】转法轮三字轮者譬也王轮寳譬也轮宝旋转义又怨歒摧破义二功能其如佛说法他心转度义惑累摧破义二功能有故轮宝譬法轮也文句七云夫转者转此法度入他心令彼得悟破六十二见乃名转法轮(文)记七云轮以摧碾为义唯教无行岂能摧惑若不摧惑亦无轮名(文)又綂纪三云转法轮者转以摧碾为义如来说法化转物心於法自在如轮王轮寳运转无碍(已上)是化转义以释惣三轮云事 集解上云三轮者身口意三也轮有二义一转义二摧碾义佛身现通佛口说法佛意照机莫非摧碾众生惑累(已上)转义但口轮有欤)。


(○大小转法轮皆依梵王请事 集注中小乗法轮先度五人所以事 文句四大覩始终花严小见渐次五味事如常)。


(○一代五时说法年代等事下卷至可明之)。


(【第八入涅盘下】涅盘云如来证得理躰名也所诠化息涅盘理皈入入涅盘云也付之大小乗入涅盘有其相具玄义七本涅盘妙下 集解中云应知如来示年八十虽约小教然大乗见亦乃无妨(乃至)须知小乗定有生灭圆顿大乗实非生灭示现生灭不灭而灭灭而不灭具如诸文此不多说(已上))。


(○佛灭异说事诸文多住世八十年又玄义七八十二岁或八十四岁或七十九岁等机见不同也 玄义私记七(廿九丁)綂纪及合运图七十九岁入灭云也)。


(○佛入灭处事或於纯陀舍入灭云或双林入灭云两说有共实双林入灭纯陀舍茸羹食サテ拘尸那城双林入灭故略纯陀舍入灭トモ云也 玄义私记七(三十丁)(云云)颂云佛生迦维卫成道摩竭提说法波罗奈入灭拘尸那(文)迦维卫等三中天竺见 拘尸那东天竺欤)。


(○拘尸那国及沙罗树事名义集三有又弘决七本见)。


(○入灭仪式及分舍利(并)结集三藏等事具綂纪四广文故此畧 止观云和光同尘结缘之始八相成道以论其终(文) (或云和光同尘结缘之始(云)道经出タリイリ 已上八相毕))。


问释尊成道後说何法门耶荅众生根性万差故如来说教区分。


(○法门上出之)。


(○又众生上出)。


(○根生弘决云能生为根数习为性(文))。


(○万差净名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入))。


然天台宗意立四教纳释迦一代说教也是则钝根机教浅教利根机教深教也故大槩分四种立四教也。


(○一代集解上云一代者若三十年为一代其义犹弓乎今则但取代更之说即釈迦如来之一代非毘婆尸等文集注云五十年说法为一代(文)统纪曰通指八相别在五时(文))。


(○说教说者梵网云开雾指月之言又体明辨云按字书说解也述也解釈义理而以己意述也)。


(○四教证文事 月灯三昧经云诸行(因缘生即三藏义)呵责(体知过罪即通教义)烦恼(烦恼菩提各别意)清净(举一净任运含乐我常三故))。


(○说经虽无尽不过四教)。


(○净心戒观云圣教万差为根性不同(文) 弘决一云离四教外别无根性(文) 净名疏一云根性虽多不出四种又云佛教虽多不出半满(文)释云教虽无尽不过)。


(○四机(文))。


(○教付有字训字义先字义以诠理化物为义字训教效也此次具出)。


(○如来说教震旦渡事周秦代虽有之天下不流布正後汉明帝永平十年摩腾迦竺法兰二沙门佛教所持东土至也僧史畧上见诸师判释不同事南三北七十流教相三时教五时教等差别其中天台大师四教立也其故先众生佛性权实二理众生此理迷故不成佛依之如来大慈悲以彼权实二理薰权实四教法说四机缘令被也故大师此义得四教立 签三云依如来藏同躰权实以大悲力无缘誓愿物机所扣不获已而用机冝不同致法差降从一实理开於权实权实二理能诠教殊故有四种差别教起(已上))。


(○机字事机有利钝 记四云根惑并由过去熏习(文)有根利钝惑有厚薄皆前世结缘依也 私记引起信论无始无明法尒有厚薄故有结缘前後结缘前後有故根惑不同得道差别也(云云))。


问尒者其四教者何等耶荅四教者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也依之畧颂云藏通别圆名四教。


(惣云八教判释化仪四教大判化法四教细释也八教时八机有 或师但四机证真立八机也 玄义私记六(二十六))。


(○教字义四教仪一云教以诠理化物为义大圣於四不可说用四悉檀赴缘而有四说说能诠理化转物心故言教也化转有三义一转恶为善二转迷成解三转凡成圣故教以诠理化物为义也(文)是则四教八教教义也又教化云义自闻 又圣教云圣人说教云事也圣正也 要覧中(廿七)云梵音阿含此云教(文)大小乗皆名阿含事 笺难二名义集四又同五(六丁)具明教义集解上云教者效也圣人被下之言也效之则革凡成圣也(已上)所诠教字义效义被下义化转义心得ヘシ佛说教法经典名事教义次上如法义可轨也上法门下记如经者种种义アシトモ先常也训也是二义アリ一常同义三世诸佛教法常同故也 二天魔外道不能改坏故也委下可记)。


(○典者要覧中(廿八)云经也常也法也此畧颂慧心僧都述也)。


问此四教中何小乗何大乗有之耶荅初三藏教小乗後三大乗也畧颂曰初一小乗後三大乗也。


(大小乗得名 要覧中云梵云摩诃衍此云大乗大者简小之称乗者运载为义(文) 又云小者简非大也谓如来观根逗机方便施设也(文)别大乗付要覧中菩萨地持经引七大明文句三善戒经引七大明二藏义七广诸文引多大明广故畧之 起信论三大明一躰大是真如理体也二相大是理性所具无量功德也三用大是理体一切世出善因果生云也)。


(○乗字一切佛菩萨所乗故也 义记上云大者当躰为目包含为义乗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法喻合举故云大乗(文)惣大小乗云付三义 一约人三乗弟子中声闻缘觉智慧浅小故小菩萨智慧深大故大也尒三藏小人所乗小乗云後三教大人所乗大乗云也 问三藏菩萨通教二乗何一向大小分 荅何正意约云也 止三云小者小乗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折法止观折於色心次明大者大乗也智惠深利修不生不灭躰法止观大人所行故名大乗(文) 十二门论云普贤文殊大人所乗故(文) 二约法三藏诠小事小理故小名後三教诠大事大理故大云也前三大七大等皆约法义也通教如幻如化不生不灭边大名也 三约喻三藏如小舟後三教如大舩(云云)大小分别不一事)。

 


(文句九云师云乐小者非小乗人也乃是乐近说者为小耳(文) 私云是释寿量品乐於小法文文云以圎人乐近成之说亦名为小乗也 三种上四久近相望有之近小久大配当也 金錍论云随缘不反之说出自大教木石无心之语生乎小宗(文) 集解上云如云木石无心语生乎小宗别教已还皆名小故以由无情非佛性故故涅盘疏别教次第不名大慈(文) 畧颂惠心初一小乗後三大乗(文) 法华论记二云智证言小乗者一往三藏名为小乗再往三教名为小乗(文) 宗圎记云始自世间终藏通别皆名为小唯圎为大(文) 九品义云大者普遍广博义乗者即是运载之义也谓运一切蠢蠢群生证大果故名大乗(文) 小乗要览如 又释要云小乗者运小机至小果故曰小乗(文) 法全和尚云说心小分名为小乗说心全分名为大乗(文) 私颂云法心解净众具时得一一皆可加大名(云云)大小义繁故(畧之))。


问後三大乗中何权教而浅何实教深耶荅惣而四教分权实二教时前三教共权教而浅第四圎教耳实教深也权教者云假方便教事也实教者如来真实已证法门也凢如来御本意直说圎教悟众生思食共众生根钝不可叶故先假说方便教调根机後说深圎教也前三藏教名权教呼方便教也仍後三教共大乗也取其中通别二教权大乗而浅圎教实大乗而深也凢藏通别圎之次第从浅至深教相也。


(○权实名义事四教义十二云权实者权是暂用为名实以永施为义是则三教暂赴物情故名为权圎教究竟利物故名为实文权カリ实アコト读也权教众生诱引为假说教暂时用後舍法也实教众生成佛为实显教究竟永施不舍法也 止三云权谓权谋暂用还废实谓实录究竟指归(文))。


(○指归义止观二弘二三教指归见 权谓权衡权锤实谓华实实义从喻事文句三)。


(○方便真实方法也便用也记三下又方便者门也名能通通所通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达於方即是真秘)。


(○四句十双权实之事谓一切法权(一句)一切法实(二句)一切法亦权亦实(三句)一切法非权非实(四句)文句三)。


(○十双者事理理教教行缚脱因果躰用渐顿开合通别悉檀也)。


(○方便者权尒权假权宜权巧皆异名文句(云云) 綂例云方便者善巧为义(文) 释云方便者虗妄为体(文)和训术也)。


(○约教约部约教权实四教义如三教权圎教实也是一徃也初约部再往权实四时权法花实也四时中阿含但权故权也余三时兼权故权也实虽有法华纯圎一实对兼边以实权从俱权云也 问若尒实从俱实可判欤荅不可然也譬世间於细人麤人俱麤人属虽有细人麤人俱细人属事不可有之故权实俱实从实判义不可有)。


(○方便真实名义事方者法也便者用也 净名疏云方是智所诣偏法便是善权巧用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文)是则前三教巧诸法门用能众生诱引故方便名也次真实者圎教实相真实本理说显教真实云也 四教半满分事前云如三藏半後三满也半满名本譬约(云云) 止三云半者明九部法也满者明十二部法也(文) 集解上云通教名满须取通後别圎义焉(文))。


(○四教巧拙分事弘决六本引大论具释给譬医师针药用病治拙医名咒术用疗治巧医名又江海渡艹笩用拙度名方舟用巧度名韵会阳唐韵云方并也方舟今之舫并两舩也(文)故双两船用巧度云也其如声闻人化苦行故拙度名大乗菩萨人化诸法即空旨教苦行无故巧度譬也是先三藏声闻教拙度名後三大乗菩萨教巧度名也 又止三界外教中於别教拙度圎教巧度旨明)。


(○四教思议不思议分事藏通二教思议别圎二教不思议 玄义二往见是界外法凡夫二乗境界非故揔不思议名也 又止观五别教思议属唯圎不思议名也)。


(○四教渐顿事前三渐圎教顿止三)。


(○随自随他事三乗九界他根性应同三谛分隔他心随故随他意佛随自意已证三谛融即谈随自意也 止真记三本(九丁)是惣三义一前三教随他意圎教随自意也其故藏通二乗法别教菩萨法共九界随他也圎教佛乗随自意也二藏通随他别教地前随他地上随自是随自随他通圎教随自意也三三藏随他通教当通边随他被摄边随自随自随他别圎随自意也 签一本随他等通别止观一十三番前三後一判弘决一下释之繁故畧此)。


(○如来真实随自已证思之)。


问如来说教区者可立五教共六教共何必立四教耶又此四教中何界内教何界外教有之耶又此四教中何事教何理教有之耶 荅凡虽广万法不出事理二法仍界内事理二教界外事理二教合立四教也是即三藏教界内事教也此明事相隔历法门通教界内理教也此明相即融通理也此二教界内教而三乗共学之次别教者界外事教也是明事相隔历旨圎教界外理教也此明相即融通旨也仍此二教共界外教也略颂曰藏通界内事理教别圎界外事理教 师云四教中三藏教与别教明事相隔历法门者我等众生不知迷成凡夫悟成佛谈烦恼与菩提其体各别也凢夫与佛亦各别也而云断烦恼得菩提离凢身别得佛身也譬如云月各别谓拂烦恼云显菩提月如此一切诸法明各别物也云事相隔历法门也次通教与圎教所明相即融通法门者我等众生悟成佛迷成凢夫故云迷烦恼悟菩提其体全一体也又谈凢夫与佛皆悉一体也云相即理教也譬如水氷一体解烦恼氷显菩提水也仍水氷靣替其体同物也以此可得意烦恼菩提一体理也。


(何必四教立耶云无穷问难云心玄义一见(ヘタリ))。


(○界内界外事总所依土论同居方便实报寂光四土不过此中初同居土界内云後三土界外名也其故同居土欲色无色三界四故界内名方俱等三土三界之外圣人所居土界外云也界外於三界明事虽有之皆义立也正三界同居有界外三界事计九末 补注九(三十四丁))。


(○事理事事十界依报正报凡夫所见及物云也依报艹木国土现见所正报一色四心五阴和合众生事也故事诸法束云时依正心云也委分别时十界身土各相性等十如此十界十如事法皆凡夫知见法也次理云此十界事法中备处根本性其空假中三谛三功能是理名是圣人所见迷凡夫知见不能物也 賛集记一云一切诸法不出理事理谓天然诸法自性事谓虗浮因缘所成事是法相理是法性事是相故理即性故性上之相名事相下之性名理事理不离无别体故(已上)此事理二法一体不二常相即事即理理即事终日少离故 签一云理性无躰全依无明无明无躰全依法性(文)无明事法指也 又记三云理无所存徧在於事(文)何事理俱相即云根本天然理性中事法具足是理具三千名此理具三千染缘依反六道事诸法成净缘依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身上故十界事法云根本理具三千出悟见事即理理即事也譬水中根本波性具故风缘值水反波其波见根本水故波即水水即波一躰不二如但根本理性中三千诸法具足其反事成云先理计有次事法始出来非无始法尒事理二法终日同时也教门缘起最初立实无始法尒也然佛菩萨此事理不二重悟给故悟见云一躰也是相即常同云也又迷凡夫但事法差别相计见理躰不知故迷情所见事相本躰理性各别此迷情约云时事理二法各别也是常别共常离共云也种种义虽有之事理大纲如是付之知礼净觉等异论纷然後日赏之所诠佛道修行果位望此事相妄见离理性本源悟为也尚四教不同有大旨皆理悟为也)。


(○藏通界内事理教别圎界外事理教畧颂可得意藏通二教三界六道同居事理明先三藏事理外别事立事法灭理见明故理事属事教也通教理事即理事外理无明故事摄理故理教也别教事界外事法明隔历不融事教也圎教理教相即融通明故理教也通圎二教相即不同下卷至明之)。


(○如来教法大分二一钝根弟子藏通说空教见思断三界离二利根弟子别圎说三谛教三惑断反易离此二各利钝故界内界外各事理二教四教也又事理事修治造作为义动作云为曰事又营也治也训也事相差别之法名事法也理者道理也诸法真道理也无为无作法名理法也)。


(○在缠真如出缠真如事真谓真实简非虗妄如谓如常永无反易)。


(○即字事弘决一云即者广雅云合也若依此释仍似二物相合名即其理犹疎今以义求体不二故故名为即(文))。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之相貌 约理性体一不碍事相也以氷水之譬可知之(云云) 记九末云凡云即者以显於离如氷不离水理须融氷义同於离方乃显即(文))。


(○生死即涅盘(文) 净名经云一切众生毕竟即涅盘相也不复更灭(文))。


(○烦恼即菩提事净名经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也不可复得(文))。


(○无行经(喜根菩萨说偈)云[婬-壬+(工/山)]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无量诸佛道若有人分别[婬-壬+(工/山)]怒痴及道是人去佛道譬如天与地(文) 私云如是七十余偈(云云) 弘决四本云经说欲是道者只云道性不出於欲亦云欲性不离於道约理云即约事须离(文) 慧心先德云问烦恼菩提若一体者唯应任意起惑业耶荅云如是解名之为恶取空者专不佛弟子今反质云汝若烦恼即菩提故欣起烦恼恶业亦应生死即涅盘故欣受生死猛苦何故於刹那苦果犹猒难堪於永劫苦因欣自恣作是故当知烦恼菩提体虽是一时用异故染净不同也如水与氷亦如种果其体是一随时用异由此修道者显本有佛性不修道者终无显理(文) 文句四云折三界妄尽灭色取空则非真灭若体达无明本无常寂即是真灭本无虽寂若不修道无由契会故言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文))。


(○通圎二教相即之同异事 止观私记一末(二丁)判五不同(云云)一通约界内生死烦恼相即圎约界外烦恼生死相即 二约生死通则分叚生死相即圎则分叚变易二种生死相即也 三约谛理通即但空理圎三谛理相即也 四约断惑通虽不断而实是断以云烦恼即空故圎观烦恼以为性恶法门故实不断以云烦恼即空假中故 五约观智通念想观但空观故圎名实智万法皆是中道毕竟空观故(云云))。


(○性恶不断事授决集有性恶不断决(智证) 义例(十四)云佛本不断性恶若断普现色身从何而立(文) 止观五云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也以痴恶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故如寒来结水变作坚氷(文))。


(○即付达磨门人三人得法者一道分二尼惣持三慧可三人得解皮肉骨分烦恼即菩提重印可知礼指要钞出)。


(○烦恼烦即昬烦恼即恼乱)。


(○菩提道也悟名也)。


(○生死付分段变易二种 集解云言分段者分段生死三界六道支分形段(文) 止三云三世间隔故名分段(文) 大乗义章八云分段者六道果报三世分异名为分段(文)释云因异果易故名变易(文))。


(○涅盘涅言不生盘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盘(文))。


(○凡夫者弥勒问经论云远离圣人法染[卄/考]身见等住五欲资生故名凡夫(已上) 大论云爱妻爱子名为凡惜身惜命名夫(已上) 名义集二(二十三下)云波罗言毛道谓行心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也魏金刚经云毛道凡夫应法师云梵语缚罗此云毛婆罗此云愚正言婆罗必栗托[占-口+乙]那此翻愚异生余畧)。

  

三藏教下


(三藏定戒慧三亘四教有此三今阿含小乗三藏)。


问三藏教者何等耶 荅三藏者一修多罗藏新译云素怛覧藏梵语也此翻法本亦名定藏汉语也亦云经藏是四阿含经也此共小乗经也此四阿含经共纳修多罗藏也故名经藏也四阿含经者後如注之亦名定藏者此修多罗藏中专明禅定事故也。


(修多罗或修单兰多云或修妬路云梵语不同也西域记云素怛览旧曰修多罗讹也(文)今名目新译云正西域记指也修多罗付有翻无翻二家有先无翻家意云梵语多含一言无量义理含故此土单浅言以不翻然经云事开善云非正翻也但以此代彼耳此间圣说为经贤说子史彼圣称经菩萨称论既不可翻冝以此代彼故称经也(云云))。


(○梵语多合付修多罗语五义含云一法本亦云出生二微发亦云显示三涌泉四绳墨五结发也此五义一一教行义三有三五十五义一一三开事彼家无今家义开也又此教行义义或所诠义理指或所诠理躰指义云也 第一法本付教本行本义本三有初教本付又二义有经论相对谓菩萨以佛经为本作论故佛经菩萨论教本也二佛经中於本末相对云也谓金口所说一言为本流出无量言教且如是我闻一句一时佛住等出一时佛又次第後出故展转一一修多罗复有无量修多罗眷属教本被云也古抄云经中本末相对有三义一总别相对二初後相对三略广相对总初略为别後广之本也 问若尒别後广可非本耶荅本家末故相从俱云本也(云云)私云玄义八但初後相对义有以惣别相对畧广相对事更详 行本者依佛经起诸行故佛经一切修行本也义本者或一句诠一义或无量句诠无量义或一句诠无量义或无量句诠一义然佛经一切义理本故义本云也法本义尚已多含故不可翻也或言出生例之可知也)。


(○十二部中修多罗部有其别修多罗云也其别修多罗法本云时余十一部本义有 玄义六其心有是便云也今正通修多罗也 第二微发事是初举也谓微着义也佛说教闻初机解发渐渐增长多闻强识至是教微发也又佛经闻始人天微行发次无漏行入小大入後大行修是行微发也又佛说闻始内凡相似之理发次见谛入乃至小大入似真中道见是理微发也 第三涌泉事从譬为名也ワケルイヅミソ如也佛说教文义无尽ナルハ教ノ涌泉也恒沙佛法无量修行有行涌泉也理虗空如无边ナルハ义理涌泉也 第四绳墨事是又譬也巧匠墨绳曲木削直ナスカ如ク佛说以外道邪教邪行邪理破无为正辙入シムルカ故云也 第五结鬘事教行理结令不失事花鬘结零落せシメサルカ如ナル故ナリ 次有翻家心五义以翻也)。


(○第一经翻是又二义有一经由义也由圣人心口有声经故经能由也教行理俱由心口也二经者经纬义也譬世间绢经纬以织之龙凤文成如佛说经菩萨纬此师资经纬合贤圣文成也此时经云畧也具经纬云事也又约行约理经纬论事有畧之)。


(○第二契翻契理契机故也 (孤山撰释圭峯兰盆疏)摭华云契理则合於二谛契机则符彼三根(文))。


(○第三法本翻事即教行理本如前释(云云))。


(○第四綖翻事綖字イト、ヨムナリ二义一贯持义教行义贯持失せザラシムル事イト物贯如也二缝义修多罗中教行理ヌイツケテヲク事タ少物缝如也)。


(○第五善语教翻也亦善行教亦善理教也)。


(○今家心有无二家破而二家和融若无翻执多含解作何但五义局若有翻以何为正今以经一名为正翻何者从古至今既译题经若余翻是正何不改名契綖等若又无翻何译标经乎以此代彼云无翻家末流受难荅语非正义也今正用经多含义强含有翻无翻此义也如此经一名取正スレハ即有无二家相融レタル物也其故二家共经名用故也 名义四云以此方周孔之教名为五经故以经字翻修多罗(文))。


(○经字训事常也法也 玄义八云训者训常今释其训天魔外道不能改坏名为教常真正无杂无能踰过名为行常湛然不动决无异趣名为理常又训法者法可轨行可轨理可轨(已上)此训释有无二家及今家通同用义也 又佛地论云经者贯摄为义贯穿所应知义摄持所化众生(文))。


(○四阿含无比法佛说无比法故也)。


(○定藏者私云杂阿含中别明禅定事杂阿含通余三含故以通显别谓专定说故云定藏也)。


二毗尼藏新译云毗那耶藏梵语也此翻灭是则专明戒律法门持戒灭罪故翻灭也仍亦名戒藏汉语也亦名律藏所谓八十诵律五部律等一切戒律法门合名毗尼藏也。


(○毘尼新毘那耶云翻名多种也一善治翻什师云自治[婬-壬+(工/山)]怒痴亦能治众生恶也(文)二调伏翻圎觉钞云调练三业制伏过非调练通於止作制伏唯明止恶就所诠之行彰名调伏之藏(文) 要覧中(廿九)云新梵语云毘奈耶唐言调伏谓顕律仪调伏六根三毒故(已上)三灭翻圎觉略钞云灭有三义一灭业非二灭烦恼三得灭果(文)是二业通释 又四教义云此翻灭谓佛说作无作戒能灭身口之恶是故云灭(文)是意业除身口七支者身三口四谓杀盗[婬-壬+(工/山)]妄绮恶两戒法先身口恶灭正故一毫未断凡夫戒持 南山云毘尼翻灭从功能为名非正译也(文)故知义翻也四律翻是正翻也是又二义 一律者法也诠也谓律教中轻重开遮持犯诠量法度定故也是教约也轻重者罪轻重也开遮者酒饮勿等云遮也病者等少分许开也持犯可知 弘决四本云尒雅云法也法律所以诠量轻重犯不犯等(文)法律之名本世俗出 名义集四云谷响云以此方法律之名翻彼土奈耶之语律者诠也诠量轻重犯不犯等 风俗通曰皐陶谟虞造律律训诠训法尚书大传曰承天之大律注云奉天之大法法亦律也此方律名起於舜世汉萧何以为九章渐分轻重委悉也(已上) 二律者埒也菩萨戒仪轨云律者埒也如世马埒令马调直律又如此行人不令行恶(文)是行约见 东春一云言律者有二义一就教论二就行辨若就教论诠量名律若就行调伏名律毘尼之教诠此律行故称为律(文))。


(○尸罗梵语付又翻名多种一好善翻法界次第下云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文)二性善翻是躰从三清凉翻是喻从 戒疏上云梵音尸罗大论云秦言性善亦云清凉以其能止破戒热恼从能得名(文) 要覧上云菩提资粮论云尸罗者清凉义离心热恼故安隐义能为他世乐因故安静义能建立止观故寂灭义得涅盘乐因故(已上)四戒翻 法界次第上云戒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无作之非止三业所起之恶故名防止(文)恶律无作之非者戒律之名善恶通故恶法善禁生せサラシムルヲ恶律无作之非云欤三业所起之恶正行恶也此非恶防止戒也 又要覧上云增辉记云戒者警也警策三业远离缘非也 优婆塞戒经云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已上)玉篇云警居影切戒也(文)波罗提木又又三翻名一保得解脱二净命三成就威仪也净命者邪命止故也戒疏アルイハ处处解脱翻 摭华曰此云别解脱谓三业七支各各防非别别解脱故(文)毘尼教约尸罗行约波罗提木叉证约大纲心得)。


(○八十诵律优婆利於崛内一夏九旬间八十度讲诵云也 补注一辅正记一东春一云八十诵者即根本僧只律部(文))。


(○五部律事 记一本云律开五部者佛灭度後一百年间毱多持法所化众生不相是非但为一部大毗尼藏即八十诵一百年後毱多有五弟子各执一见不能均融齐一遂分一藏以为五典如折金杖不失金用(文)一百年间者只是当佛灭百年时也五弟子者同时五人有非展转相生五[泳-永+(瓜-、)]後孙彦通弟子名委补注四见五部律一一名义补注十四名义集四止观六真记)。


(○上座部大众部事 集注云如来灭後上座大迦叶等五百圣人於毕鉢罗窟内命优婆离结集名上座部(迦叶之小字毕鉢罗名文句一卷)大众婆尸迦等一千凡圣窟外结集名大众部此二通称僧只即根本也(文) 备释云此二皆根本後通称僧只今僧只律乃上座部迦叶阿难末由地商那和修优婆毱多凡五师相传未尝分教(文) 私云僧只者别上座部指通上座大众两部亘欤摩诃僧只此大众翻故也但迦叶等上座大众名事大德众故欤或又大集经云广愽徧覧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只(文)是以大众名言可知 补注四云大集经中预指五部(文)又窟外众大众名事人数多故也 补注十四窟外众释云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文)可思之大众义不同共其名同故二部通云僧只欤 又补注十四云僧只翻为大众与大众部区以别矣(文)是别义约集注等通称僧只云通义约见 备释既後通称僧只イヘリ知前僧只称セサル欤更详 又弘决六东春一等但上座部指僧只名别意约又窟内窟外结集大数诸文不同也补注十四窟内五百窟外数百千人有备释集注上座五百大众一千イヘリ惠晖石室内千无学石室外众多凡圣判)。


(○二部五部十八部廿部五百部等事补注十四有(云云))。


(○律家於异世五师同世五师九祖南山次第事有异世五师者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毱多五人一大律藏廿年ツ、世カヘテ弘异世五师云也同世五师云毱多五人弟子也即五部律也是同世云且异世对云欤九祖南山事綂纪卅(二十九丁))。


(○四众七众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五百戒五篇七聚三千威仪等(并)性遮旧客事皆下六度下明ヘシ)。

 

 

三阿毗昙藏新译云阿毗达磨藏梵语也此翻无比法亦名慧藏汉语也亦呼论藏。


(○阿毘昙无比法翻多义一佛智慧凡夫外道等胜比类无明此无比智惠论故云无比法也四教仪云圣人智慧分别法义世所莫比故云无比法(文)二此阿毘昙学无比惠得故无比智惠出生论法无比法云 东春一云能生无比之智故曰无比法又义云三学法中智惠尤是[宋-木+取]胜故无比法也(云云))。


(○弟子惠无比名事佛惠既无比名故弟子惠亦无比也譬一器水一器移器物不同水躰别如师资不同共智躰俱无比故 四教义云若佛自分别法义若佛弟子分别法义皆名阿毗昙(已上))。


(○阿含无比法翻不事下卷至明)。


(○新译阿毗达磨云此对法翻事对者能对智惠也法者所对法也对二义对向对观也法又二义胜义法法相法胜义法对向法相法对观先胜义法涅盘果指也无漏因惠以果对向是因果相对也次法相法四谛境云也无漏智以境对观也是境观相对也向观二义不同共对义只是相对一义也是等义界品及名义四 问对向时涅盘对向对观时四谛中灭谛对观何不同 荅二义有一三果四向圣者所证无为择灭离系名涅盘名惑未尽故也初第四果圣者所证无为择灭名上又涅盘云也惑已尽故也故三果四向所证灭谛观分对观四果所证灭谛涅盘向对向云也二有余涅盘观对观云无余涅盘向对向也此二义俱惠晖心也)。


(○优婆提舍翻名事 名义集四云(六丁)优波提舍此云逐分别所说义翻论义妙玄云荅其问者释其所以(文) 瑜伽论云问荅决择诸法性相故名论(文) 要覧中四种名出彼云而有四种一梵云摩怚理迦此云本母取出生之义也二梵云奢萨怚罗此云议论谓议详空有诠量假实三乌波伱舍此云近说谓略说经中要义不次第故四梵云阿毘达磨此云对法谓能对所对论也(文))。


(○惠藏者惠具云智惠也道[逻-糸]云决断名智简择称惠藏者二义包含取依也如俱舍第一(云云))。


所谓六足论八揵度论等也始此等论而一切小乗论摄论藏也。


(○六足论并发智论事 记一云一集异门足一万八千偈舍利弗造二法蕴足有六千偈大目连造(此一论唐三藏译)三施设足一万八千偈迦多演那尼子造唐三藏将来未译此三论佛在世造四识身足有七千偈提婆设摩造即佛灭後百年五品类足佛灭後三百年世友造六界身足有六千偈三百年末亦世友造迦多演尼子造发智论以前六义少如足发智义多如身文唐三藏玄[状/廾]事也第三施设足论在世迦旃延所造也发智论灭後迦旃延所造也 补注四云迦多演尼子众经音义说旧云迦旃延子从姓为名有云迦多衍那声之转也西域记云迦多衍那佛灭度後第三百年出造发智论旧云迦旃延讹也此发智论文义具足传习之者号为身论以余六论名弁一事有异於身名为足论从喻以立身足名耳(已上)补注(六丁))。


(○八犍度论事 名义集四云犍度正音婆犍图此云法聚如八犍度以分一部为八聚故以气类相从之法聚为一段一业犍度明三业二使犍度明百八烦恼三智犍度明十智四定犍度明八定五根犍度明根性六大犍度明四大七见犍度破六十二见八杂犍度谓小乗法(文) 辅正记一云杂谓七种之余名为杂(文) 私云八犍度论作者灭後迦旃延也大论文)。


(○婆沙论事 集解中云婆沙此云广说亦云五百说也(文) 遁怜云毘婆沙者毗名为广或名为胜或名为异婆沙云说谓彼论中分别义说说义胜故名为胜说五百罗汉各以异议解释发智名为异说具斯三义故存梵音(已上)此婆沙论灭後四百年造)。


(○俱舍论事 名义集四云俱舍或云比吒或云摘迦此翻为藏即包含摄持之义非藏无以积钱财非藏无以蕴文义故(文) 颂疏云此论包含发智论等诸胜义言故名为藏(文) 私云此论者俱舍论也)。


(○等字六足论等等取也 文心此俱舍论发智六足等诸殊胜义理文言包摄含故俱舍翻藏名也俱舍灭後九百年造)。


(○宗论释论事 要覧中云又有二论则摄前四焉一宗论即宗大小乗经造也二释论释大小乗经也(文)前四者上所引四种名也 东春一云论有三种一破执论中百是(今云通论)二释义论如智论释大品经(今云别论)三集唯义论如识对法等是广集名数释诸经(亦名通论已上)通论者宗论也别论者释论也)。


此论藏中专以智慧料简法门明辨邪正旨故名慧藏也。


(料简者标章有为料简义或有以解释名料简天台唯局问荅名料简也)。


(○邪正者邪外道凡夫 正三乗之道也)。


已上此三名三藏者佛说种种之法门只取诠有戒定慧三法门也略颂曰藏教具三经律论修多罗毗尼阿毗昙如次亦名定戒慧矣。


(○三藏三学对事经定对律戒对论惠对也付之大乗义章二义释一经律论次如定戒惠说宣故尒对也委论スレハ三藏三各三学有共正意约也义章云修多罗中虽明戒惠助成定行毘尼中虽明定惠助成戒惠毘昙中虽明戒定助成惠行阴显相从故为此判(已上)二经律论修行次如定戒惠得故也(云云) 又集注上经定对所以釈云经明修行即安心法修行有绪令不散乱又佛说经先入定故(文)是又二义也义章心各别也付说法已前入定所以事 文句三四悉檀释有略之 三藏说主事 集注上云经通五人说疏记一云佛及声闻天仙化人下四印定即名佛说(文)律唯佛制降佛已还不许措辞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通佛世灭後(乃至)若云佛说名经弟子所作名论一往语耳(已上集注))。


(○三藏次第事多种一说教次第出曜经云佛在波罗奈国最初为五人说契经修多罗藏佛在罗阅只最初为须那提说毘尼藏佛在毗舍离猕猴也最初为跋耆子说阿毗昙藏(文) 东春一云佛初成道第六七日为陈如等转四谛法是故先明修多罗依僧只律五年已後广制戒律依四分十二年後为须那提广制戒律故第二明毗尼藏如来复於毗舍离国因?耆等说论故第三明毗昙(已上略抄) 二结集次第是又三异 东春一云智论中明佛灭後迦叶先命阿难诵修多罗次优波离诵出毗尼後令阿难诵出毘昙阿育王传次第复异先令阿难诵修多罗第二迦叶自诵毗昙优波离诵毗尼五分律中先优波离诵出毘尼次令阿难诵出修多罗後令阿难诵毗昙此随传不同耳(已上)三修行次第戒定惠也四法门次第惠定戒也 文句一云修行以戒初定中惠後若法门以惠为本定戒为迹(文)记一本云行谓所行法即所用行必先戒次定後惠用必先以惠择後方定戒定为戒本故戒复居後(已上)法门者化他所用法门也定为戒本者先定住後戒授故也 颂云说法次第定戒惠修行次第戒定惠法门次第惠定戒(云云))。


(○结集次第三一(定戒惠)智论二(定惠戒)育王传三(戒定惠)五分律)。


(○古抄云三藏化制二教分时定惠二法以众生教化化教云杒戒律以众生恶制止制教名此化制四不同一法门不同化教因果事理法相制教身口过罪制二所化不同化教所化内外七众制教所化内五众也三利益不同化教闻性恶断制教闻遮恶断四教师不同制唯佛说化五人说通三乗仙人反化人也(云云))。


问何故此三通名藏耶 荅凢藏者含藏为义所诠修多罗者经名也其经文含一切法门故含藏为义也譬如一藏内纳置诸财此云含藏义也自余毘尼藏阿毗昙藏准之可得意也。


(○三通藏名事或文能含理云或理能含文云他师偏立义也今家修多罗毗尼阿毘昙云三名各一切文理含大藏云也四教义有)。


(○小乗教名ケスソ三藏教名所以事先声闻小乗名支佛中乗名佛菩萨大乗名然此教通三乗化故小乗教名サルナリ或时又小乗呼事多声闻ヲ化故也故大论声闻经共名 真记见问若尒自余名用アヘシ三藏名大小乗亘レリ今家何故小乗三藏名耶 荅四教义一释签十名义集四集注上守护章真记等此料简多端也今诸文意惣括道理文证遮难三重约此义述スヘシ 先道理云四有一小乗三藏佛世整足せリ大乗佛世论ナシ故别小乗三藏名此义守护章名义集等有二小乗三藏法躰三学各别也大乗三学分别シカタシ四教义委问荅有三小乗三藏部帙各别也大乗经律混同せリ梵网菩萨戒明スカ如四小乗三藏旧医戒定惠对破スルカ故别三藏名立也此等义集注清凉花严疏引释せリ 次文证出サハ二论 经依ナリ成论大论法华也成论云我今欲说三藏中实义文大论云迦旃延子自以聪明利根 於婆沙中明三藏义不读衍经非大菩萨(文)又云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乗法(文)法华云贪着小乗三藏学者(已上)是等文依小乗三藏名也 第三外难遮せハ问静法寺惠苑师难云法华文经律论三藏大小乗亘故但三藏计说大乗滥故蕳别小乗三藏云明知三藏名大小通せリ天台此文证据スル事却文意违(云云)如何 荅此难会二解一义云法华大论皆罗什译大论既小乗以正三藏名法华译至岂蕳别言用故知小乗三藏二言双举事偈文成せンカ为能别言非(云云)是集注义也 问偈文成せン为ナラハ自余言ヲモ置ヘシ何必小乗イヘルヤ小乗文言蕳别言非ストハ云カタシ如何 荅大海大虗イヘトモ小海小虗对スルニハ非ス其如小乗三藏イヘトモ大乗三藏蕳フニハ非ルナリ 又义云佛自小乗三藏说玉ヘルカ故其名エタリ大乗中六佛世论ナキカ故能别言用ユベカラス故知直小乗以三藏名大乗论藏灭後菩萨是造在世ナレ(云云)是真记义也 问大乗论藏何故佛说玉ハズ在世菩萨造せザルヤ荅小乗机钝根故经律闻イヘトモ解アタハス故佛菩萨论造玉ヘリ大乗人利根经闻即悟故论释カラザルナリ。サテ灭後於大乗义章云小乗钝根故佛分别大乗利根不假分别末代根钝故菩萨造论(云云) 问安乐行品是灭後事记玉ヘリ。故灭後大乗三藏对能别言置ヘシ如何 荅灭後大乗论藏アリトイヘトモ世间是呼三藏ト名ケス佛世ヨリナキカ故ナリ。佛世法名灭後流传故大论灭後ナレトモ但小乗三藏名タリ故能别言用ヘカラス 问大论云佛在世时无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罗比丘持毘尼比丘持摩多罗比丘(云云)此心如何 荅佛自三藏法门说玉フトイヘトモ在世藏名ナレ此法门三藏云名付事灭後结集时始结集时经律论部帙定故也故龙树意三藏法门ナシト云事非只是三藏云名ナシト云事 问若尒法华三藏学者イヘルハ如何 荅三义一义是译者语梵本此名月非此义名义集有一义是结集者语故译者此译スナリ佛御自言非此义集注有一义是佛玄未来寺记玉ヘル语也例五部律名大集经アルカ如シ。此义真记义ヒケリ 问设是佛玄记ナリトモ既三藏名唱玉ヘル故在世此名何大论无三藏名イヘルヤ 荅粗玄记闻イヘ共在世人盛三藏名ヨハズ。部帙ナキカ故也故无三藏名イヘリ)。


(三藏之名义毕)。


西谷名目句解卷之一终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天台名目类聚钞 【七卷】 下一篇选择传弘决疑钞 【五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